,不会产生太多不协和音,就那几个,开始不习惯人也会因为重复而熟悉,因为熟悉而懂得辨识。
相信自己找到条更具交流性、更加个性化路,在20世纪习得复杂制作工序也得以保留。
迪诺去世以后,和其他提琴手起演奏,其中毛里齐奥·巴尔贝蒂(MaurizioBarbetti)把这首曲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总会有些恼人小插曲,比如乐器上麦克风掉下来,让们不得不全部重置,从头再来。这样风险无法承担:于是演出现场演奏部分也被换成以事先录好音轨为主。演出还是照常进行,只是牺牲点现场演奏精彩性。从技术角度来说还前进步呢……
然后到20世纪90年代,听到皮埃尔·布列兹《重影对话》8,那是首单簧管曲,和《致迪诺》有许多相通之处。演出在法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法尔内塞宫内举行,现场音响设备实现四声道环绕。乐手站在正中央——不知道是不是即兴演奏,因为没见过乐谱——乐句穿过不同扬声器,变得支离破碎,不再完整。单簧管像是在跟自己玩捉迷藏。真是首奇妙曲子,想:如果《致迪诺》也这样空间化定会更美。
○凯托夫用Synket完成实验对你是否产生定影响?
●绝对是。第次演奏《致迪诺》时候,负责技术部分正是凯托夫,包括之后《禁忌,为八把小号而作》(Proibitoperottotrombe,1972)和《华彩》,尽管没有用到他电子合成器,但这三首乐曲都源自对凯托夫理念理想化呈现,如今还是会时不时地回归这理念。
大家都觉得《禁忌》是在录音室里录制,并且传播方式是机械复制(如今是数码复制),而不是现场演奏,那如果说《致迪诺》有后代话,《华彩》绝对是其直系后代之,与自己祖先秉承同样理想而生:弗雷斯科巴尔第式音列,现场演奏叠加流程……曲式也是循环式,行行五线谱层层堆叠,直到个音群,然后又回到最初音符La,整首乐曲出发起点。
○音数量减少,序列体系回归,音轨叠加系统,以及电子音效应用,尽在场表演之中,礼堂现场音响效果和事先做好采样并存。
●《致迪诺》对来说太重要,那些看起来相距几光年之远想法,这瞬间汇聚堂。所谓想法,比如运用电子音效,更重要比如减少音数量,相信缩减到三四个,或者五个,最多六个时候,公众接收到信息会更加清晰。有趣是,在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