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家”。或者,更准确地说,回到祖先在广东梅县老家。不是在梅县出生,而是生在马来西亚,但母亲倒是在梅县出生长大。1948年,十六七岁少女时代,她才“出番”,下南洋嫁给爸爸。小时候,常听她提起,她下南洋出嫁时所乘坐那艘大船,是如何如何巨大。“比个足球场还大。”她说。听不禁十分神往,心想有天,长大,定也要乘坐那大船。
母亲梅县老家,原本还有她祖母,但这位从来没有见过外曾祖母,在“w.g”末期逝世。现在只剩下母亲个侄儿,该称他为表哥,还留在梅县,家人住在祖屋里。
母亲已经整整四十多年没回家,有种“害怕”回家复杂心情。她总是推却说:“太远,太偏僻,都不知道有没有车回去。”所以,这次梅县行,就是要先回她老家,先给她“探路”,打听好回家交通和住宿细节,第二年夏天才“带”她回家。
那时在香港教书,跟梅县表哥写过几封信。但准备独自人旅行,兴之所至,有时会在个地方多留几天,说不准什时候可以回到梅县。所以,告诉他,不必来车站接。到梅县后,自己会想办法回乡下。
梅县位于广东东部,属于山区,当年还没有火车通到那里。这个“火车迷”回祖家,却得乘坐巴士。那年七月初个炎炎夏日,清早6点钟,便在广州市越秀南车站,跳上辆十分破旧长途巴士,回梅县去。坐上巴士,已经可以感觉到回乡气息。乘客几乎都是梅县客家人,讲都是客家话,而且完全是熟悉那种口音。司机只穿着件背心,打着赤膊,不时大声地喝骂,要乘客往后面挤。他骂也是客家话。至于跟车卖票,和乘客当然更是说客家话。
这班车清早6点开行,在路上跑整整十四个小时,才在傍晚8点抵达梅县汽车站。然而,那是夏令时8点,梅县还没有天黑。下车,见到车站对面有家梅州旅店,决定先在那里过晚,明天再去找表哥。在办理住宿登记时,那名女服务员和说客家话,第次觉得真好像回到家。
旅店前面,有对个体户夫妇,用辆流动推车,开家小食摊。他们除卖炒面等简单食品外,还有炒菜。点客家人最典型两道菜:酿豆腐和红烧肉丸。这里是梅县,该是客家菜中最道地。发现居然和小时妈妈煮那个味道,非常相像,吃得很满足。
其实,这次来梅县,能不能找到表哥,自己是毫无把握。只有他个十分简单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