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狄更斯《董贝父子》中人物。
[9]格里赛尔达·波洛克(1949—),英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史学者。
——她像圣经样引用着她英雄理论,但仅仅在下页,这位英雄就将她抵在幽暗廊道墙壁上,对她说:“你脖颈多美呵!你妈妈大概不会很快来吧?”
而这,似乎正是手绘文本和交谈图画重要任务之:放弃评判权。任何观点在此处都被理解为外部,切发生之事均没有任何理由与解释,并且会遭遇冷眼旁观者尖酸刻薄。假如夏洛特真给自己作品贴上魔幻功能标签,那她也没错:她成功地将过去锁在屋子里,至今仍听得见过去在里面打滚儿、撞墙。
在俄罗斯人耳朵听来,德语词汇“Erinnerung”(记忆)带着遥远回声:如同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记住每位有罪者,追杀他至世间任何角落,无论他藏身何处。记忆长度及其对任何躲避者追踪能力,直接取决于们是否懂得转身,向其走去。《人生?如戏?》女主人公正是这样做,当她面对选择——“自尽,抑或做出某种完全疯狂举动”时,她选择变成她所认识人当中每个,用生者和死者声音讲话。就这点,在她与作者之间已经没有界线。
[1]法语:美丽朝霞。
[2]《三分钱歌剧》是德国著名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名作,以个街头卖唱者演唱形式叙述伦敦窃贼首领尖刀麦基浪荡行为和冒险经历,表达作者鲜明批判资本主义立场。该作品于1931年由德国著名电影导演派勃斯特搬上银幕,成为有声电影初期名片之。
[3]米普·吉斯(1909—2010),荷兰人,二战期间曾帮助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躲避纳粹追杀,使《安妮日记》得以存世。
[4]赎罪日是犹太人年当中最为庄严圣日,在新年过后第10天。虔诚犹太教徒在这天完全不吃不喝不工作,并到犹太会堂祈祷,以期赎回他们在过去年所犯下切罪过。
[5]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奥地利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其代表作《吻》是幅表现异性之爱抽象主题寓意画。
[6]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奥地利作家,20世纪最重要德语文学大师之,其未竟长篇《没有个性人》被视为最重要现代主义小说之。
[7]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人物,安娜丈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