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所有其他权威来源,“感受”也有其缺点。人文主义假设每个人都有个真正内在自,但是当们去叩门时候,却常常没有响应,或是众声喧嚣。为解决这个问题,人文主义又宣称有个新权威来源,同时还提出配套新方法,告知大家如何使用这种权威获得真正知识。
在中世纪欧洲,获得知识主要公式是:知识=经文×逻辑。[2]如果想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答案,他们会阅读相关经文,并用逻辑来理解经文确切含义。举例来说,学者如果想知道地球是什形状,就会快速扫过《圣经》里内容,寻找相关参考记述。有人就会指出,《约伯记》38:13提到,上帝“叫这光普照地四极,将恶人从其中驱逐出来”。于是学者就会用逻辑推断,因为这个世界有“四极”,定就是个平坦正方形。但另位贤者不接受这种诠释,要大家看看《以赛亚书》40:22,里面提到“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岂不就证明地球是圆?在实践中,这代表着追求知识学者会花费多年时间泡在学校和图书馆里,读着越来越多经文文本,不断锻炼自己逻辑,让自己能够正确解文本意义。
科学g,m知识公式则非常不同:知识=实证数据×数学。如果想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答案,们要做就是收集相关实证数据,再用数学工具加以分析。举例来说,要测量地球真正形状,可以先从在世界各地观察太阳、月亮和行星开始。等到累积足够观测值,只要运用三角学,不仅能够推断地球形状,就连整个太阳系结构也能推知。在实践中,这代表着追求知识科学家花费多年时间泡在观测站、实验室和研究考察里,收集越来越多实证资料,不断锻炼自己数学工具,让自己能够正确解读数据意义。
这个知识科学公式让们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等学科取得惊人突破,但它有个重大缺点:无法处理价值和意义问题。中世纪学者可以完全肯定谋杀和偷窃是错,也知道人类生活目就是要遵循上帝指示,因为经文里就是这说。但科学家无法做出这样道德判断。不管有多少数据、数学功力多强,都不可能证明谋杀是错。然而,人类社会如果缺这种价值判断,就无法维系。
要克服这个困难,方法之是在新科学公式之外,继续应用旧中世纪公式。如果碰上实际问题,比如确定地球形状、搭桥或治病,就收集实证资料,做数学分析。如果碰上伦理问题,比如能不能允许离婚、堕胎和同性恋,就转向经文求助。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到2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