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沧元图 > 我心归处是敦煌 > 第八章 敦煌石窟艺术

第八章 敦煌石窟艺术(24 / 31)

期,就有敦煌人周生烈参加注经。西晋时敦煌已成长出索靖、索统、索袭、宋纤等批名儒。尤其是在十六国之后,西凉太祖李暠从敦煌迁都酒泉(405)之前这近百年间,由于中州战乱,敦煌成中原人避难去处,成儒家典籍免受战火焚毁保存地。不少著名儒家学者也长期生活在敦煌。偶尔断层不足以剪灭汉文化影响,敦煌石窟艺术也显示汉文化根深蒂固存在和影响。

比如北朝中心塔柱窟,它虽受到印度支提窟影响,但改变原来印度覆钵式圆形塔形式,成为方形楼阁式塔形;窟顶改变印度圆拱顶形式,成为两面斜坡人字披形式,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精神。隋唐以后敦煌石窟流行覆斗顶方形窟、佛坛窟,这是以中国传统斗帐形式和殿堂形式对佛教石窟改造。

造像艺术在印度和在敦煌也完全不同。印度佛教桑奇大塔东门门柱与横梁之间,雕刻有公元1世纪左右树神药叉女裸体像,药叉女被看成是印度女性人体美典型。药叉女是印度古文化中生殖力崇拜象征,她形体是以极其夸张S形方式表现,乳房和臀部浑圆硕大,超过人体正常比例。印度艺术并不忌讳表现性,性征夸大包含是印度文化对于创造能力和繁衍能力崇拜。但是受汉文化浸润敦煌艺术没有过于强调性征造像。

在敦煌石窟中,最精致、最美塑像,是菩萨。菩萨姿态和表情呈现出种理性与和谐,以及对世人“仁慈”,这同儒家倡导“仁”有关系。菩萨是种社会理想人格完美代表,是儒家思想对于外来塑像艺术改造和创化。

犍陀罗艺术风格到敦煌,从造像形态、衣饰和长相来看,也都渗透着典型中国风格。这种“端庄犍陀罗”是印度艺术在中国创作和变形。为什会产生变化?因为文化土壤不样。儒家思想统治下,佛像和菩萨都呈现出文静优雅姿态,端端正正地立着,绝对不会夸张,也不可能突出性特征。当时僧人、工匠在造像时候都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创造中国佛教艺术。另外还有第220窟,这是贞观十六年洞窟,是第个出现大经变洞窟,它是从哪儿来呢?很多学者认为是外来文化影响,认为是中原文化影响。因为除胡旋舞、莲子灯这些具有西域特色物件,整个构图都濡染着中原文化影响。

经过北朝和隋代对具有浓厚印度和西域样式雕塑消化吸收,及与中国本土塑像艺术长期融合,到唐代,彩塑艺术逐渐创造出富有中国审美精神,动态、神韵具有民族化特征经典传世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

排行阅读

希望之线

东野圭吾
即使无法与重要的人见面,只要心没有离开,就会有无形的希望之线将我们彼此相连。 说我固执也好吧,我喜欢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东野圭吾 长大后才懂得,越是亲密的家人,越难坦诚相见。《希望之线》让我相信:爱是自由,不必定义。——中文版责编 从小,父母就一直念叨,让我万事小心。不能骑自行车就算了,连人人必上的游泳课,初次下水那天爸爸都要特意请假来看我。他们大张旗鼓地为我庆祝每一个节日,却从来不带我去人

危险的维纳斯

东野圭吾
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一起失踪事件,动物医生手岛伯朗卷入一场正在进行的犯罪事件。没有任何线索,甚至连同伴也不能信任。那个隐藏在家人中的凶手到底是谁?“维纳斯”不是某个人,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令人疯狂的东西。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东野圭吾在这本书里诠释了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复杂的情节,反转再反转,但反转的是故事,还是人心?

名侦探的守则

东野圭吾
《名侦探的守则》以幽默讽刺的口吻解构本格推理小说创作模式,将历来耳熟能详的诡计与做案手法彻底颠覆。
曲昀潜入顶尖病毒学家凌默的大脑中,试图唤醒因为意外进入深度昏迷的凌默。然后曲昀苦逼地发现,无论是凌默人生的哪一个阶段,自己永远是个需要抱紧学神大腿的小学渣。他明明辣么不起眼,凌默却总也不肯放过他。说好的营救计划呢?曲昀咋感觉有危险的是自己呢?
《凤于九天》是2004年威向文化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风弄。主要讲述了凤鸣在上学途中,为了救小孩而不幸身亡,但这位小孩的父亲是灵学者,为了答谢凤鸣所救小孩之恩,将凤鸣重拾新的生命,将他「穿越」到另一个时空,而凤鸣所转移的身份为西雷国的太子,不过这位太子的地位似乎并不是凤鸣所想象的崇高,与摄政王容恬有不寻常的关系,容恬也发觉太子的内在并不是之前的太子,加上凤鸣时常脱口而出的不可思议的观点,进而对凤鸣产生
蠢萌好运爹,彪悍护短娘,纨绔弟弟要上房。被退婚三次心不慌。美华服,金横梁。有钱有权谁还稀罕郎?这是一个被退婚三次的艳俗女主跟伪君子男主的故事。本文轻松风,架空向,甜爽文,感兴趣的客官里边请。
最新小说: 路人甲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乌衣巷 我在狗血文里反虐四个渣攻 第一和做一不可兼得 穿到虫族开局捡垃圾 被宠坏的病美人 匹配到顶级Alpha后马甲掉了 陆队今天真香了吗 你长本事了 笨美人自以为心机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