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番话半是真情实感,半是搪塞之词,这句话却让校方大为感动。
学校请她在文史哲三个系中任选,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哲学系。这又让学校困惑不解。
她回答是:“都学七年中文,烦。”
“可是……”
“已在辅修西方哲学史,明年将获得北大哲学系硕士学位。导师支持读在职研究生,只要保证每学期向他汇报两次学习情况。而且,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中西方近代小说中哲学思想比较》。”
酒般“洞府”生涯……
在长诗中,他将她比作自己女王,受宙斯派遣,到人世间来庇护他;还将她比作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创作阿拉伯王宫生活《大宫女》,屈女神之尊同时甘愿充当他温柔体贴忠诚女仆;他上段把自己比作被女王宠坏,乐而不思伊甸园亚当,下段又把自己比作“洞府之王”,把她比作自己收留夏娃。他们当年夫妻生活中种种忧愁喜乐、生活细节,翔实浓郁地呈现在他那长短句美观诗行中。
那首古典浪漫主义风格鲜明长诗韵律变化灵活,写实与想象结合,叙述与抒情交织。
周蓉聚精会神地看完。她明白那首长诗是献给她,尽管他并没有写明。她也明白,那首诗激情澎湃,真情流淌,诚意饱满。
她很是感动,却并未热泪盈眶。她处在种极平静感动之中。
校方还是有些心里没底,本着对学生负责态度,要让她先试讲几堂课再最终确定。
结果,她课大受师生欢迎。这样,周蓉便成这所省属重点大学教师中第个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研究生,也是第位学中文而教哲学教师。
这时成该校
那首诗后面,附有专家学者评论,颇多赞美之词,认为作者将西方意识流、弗洛伊德性心理学、当代爱情诗与中国古体诗歌唯美主义传统等四种元素结合起来,别开生面。
周蓉没怎细看那些评论。她认为,最有资格评论人非她自己莫属。她这想时,竟忍不住微微笑。
当她合上杂志时,头脑中忽然闪现出四个字:无怨无悔。
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当周蓉走向她从前家时,已是本省所重点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也是全校最年轻位副教授。与全国其他地方样,A市也有所以省名命名综合大学,尤以文科为主。新中国成立之初,俄语专业是该校强项,享誉全国。他们对周蓉求职感到诧异,因为当年北大中文系硕士毕业完全可以留在北京工作,高校、出版社、研究所等文化单位,可供她选择机会太多。
她回答是:“想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