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案中共有20名外国人被杀,其中法国人13名,俄国人3名,比利时人2名,意大利和爱尔兰人各1名。如果说丰大业首先开枪,罪有应得话,其他人毕竟都是无辜。案发后,外国z.府强烈要求缉拿真凶,清z.府也下谕旨明确指示:“外国之人无故被害若干,皆须切实查明;严拿凶手以惩煽乱之徒,弹压士民以慰各国之意,尤为目前要务。”(78)曾国藩也认为“拿凶为最要关键”。所以他边调查事实真相,边开始搜捕凶手。中国司法习惯是以命抵命,因此曾国藩认为“查出二十人,命抵命,便可交卷”(79)。
然而天津教案爆发之时,场面异常混乱,参与者达上万人之多,事后想确认死者身上致命伤到底是谁所致,绝非易事。而且行凶者都被民间目为英雄,无人出面检举,所以“缉凶之说,万难着
绪,是可以倚重重要力量。
对这种思路,曾国藩是明确反对。早在1868年6月,他就曾在致郭嵩焘信中说:“来示谓拙疏不应袭亿万小民与彼为仇之俗说,诚为卓识。……明知小民随势利为移转,不足深恃,而犹藉之以仇强敌,是已自涉于夸伪,适为彼(指外国)所笑耳。时名之不足好,公论之不足凭,来示反复阐发,深切著明,鄙人亦颇究悉此指。”(75)
也就是说,统治者不应该凭着汹汹民意与外国开战。百姓是随势利而转移,并无定见,他们在自身没有危险时,热衷于低成本爱国。但旦有事,他们往往并不敢往上冲(76),因此并不足以依恃。鼓动排外热情来对抗外国,只能被人家笑话。办理外交,不能汲汲于个人名声,不能被无定见舆论裹挟。
然而醇郡王奕建议,却得到大学士李鸿藻和倭仁大力赞同。朝中清流此时都站到曾国藩对立面。就是在这些力量推动下,中央在发布曾国藩奏折时,做这样处理。
朝廷这样做,可以把曾国藩贴上卖国软弱标贴,将民众对朝廷仇恨转移到曾国藩身上:是曾国藩软弱,而不是朝廷软弱。这样就可以不失民心。朝廷仍然是正确,只是他曾国藩没有办好。
所以随后所发上谕亦含有责备曾国藩之意:“和局固宜保全,民心尤不可失。曾国藩总当体察人情向背,全局通筹,使民心允服,始能中外相安也。”(77)
4.疆臣新领袖李鸿章
曾国藩投入巨大精力,调查挖眼剜心事,结果却受到舆论如此猛烈攻击。
在抓捕“凶犯”方面,曾国藩进展也不顺利,多次受到朝廷批评。
天津教案发生后,另个重点是缉凶严惩。这是清z.府承认必须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