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公家发给军饷,但是经过招收自己军官发到手里,感觉就好像是这个军官发给自己。彼此有种“恩义”在。这样下级才能忠于上级,故能收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之效。“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湘军就像棵大树,“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气所贯通”,组织内部打通,成为个由感情纽带凝聚起来整体。(103)
这就解决绿营兵“胜则相忌,败不相救”问题,形成曾国藩所说“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死党”。(104)这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重要来源。
这是湘军与绿营另个重大不同—组织原则。当然这个原则实际上违反清朝“兵为国有”原则,湘军私人性极强,每级只效忠自己统领,不听他人调遣,实际上开后世军阀先河。(105)
第三个不同,是选人原则不同。
曾国藩选人,有句话叫“选士人领山农”(106)。“选士人”,就是军官都要用没有打仗经验读书人,而不用那些有经验绿营军官。清代国家正规军军官多是武人出身,大字不识几个,文化素养很低。而湘军将领大多是知识分子,在可以考证湘军179名将领中,书生出身达104名。
上战场打仗,比是勇气和体力,因此历代都用行伍出身莽夫。军事是项专门技术,自然以经验为宝贵。那曾国藩为什偏要选没有经验、手无缚鸡之力读书人呢?这是因为曾国藩贯认为,精神力量远大于身体力量。行伍出身莽夫虽然有时之勇,但是没有坚定不移信仰。曾国藩要建立是支有信仰有精神力量军队,因为信仰出战斗力,精神出战斗力。程朱理学是这些湖南书生共同信仰,他们在信仰之下,可以迸发出惊人勇气和能量。
如谓不信,们可以看看罗泽南例子。他是个以理学治军典型代表,从他身上们能清楚地看到曾国藩用书生打仗成功之处。
罗泽南是个老秀才,也是湘乡人,比曾国藩大四岁,出身极穷,“少好学,家贫,夜无灯,读书月下,倦即露宿达旦。年十九,籍课徒自给”(107)。因为家贫,三个儿子都在大灾之年饿死,他本人则考七次,年过三十,才考上个秀才,四十以后,仍然是以教书为生,遇有灾年,仍然无米为炊。但是此人有个特点,就是不论多穷多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