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绿营兵最大问题是“兵与勇不相得,兵与将不相习,将与将又各不相下”(92)。这是因为清代皇帝都极有权术,生怕军官拥兵自重,所以十分重视兵为国有,而不是兵为将有。所以每逢战争,“东抽百,西拨五十,或此兵而管以彼弁,或楚弁以辖黔镇”(93),临时组成军队。这样做好处是,将军和士兵之间互不熟悉,没有私人感情,甚至语言都不通,大家都只听皇帝,没有皇帝命令就不能调动军队,这就保证皇帝安全。但是坏处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甚至兵不识兵,将不识将,彼此都非常生疏。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让你移栽棵大树,你却去砍树枝,东砍根儿,西砍根儿,然后捆到起,绑成个大树形状,但这些树枝形不成棵有生命力树,形不成个整体。因此出现“卒与卒不习,将与将不和”(94)局面,所以绿营“兵畏贼,不畏将。将畏兵,不畏法”(95)。将与兵如同路人,“胜则相忌,败不相救”(96)。
在致李鸿章和江忠源信中,曾国藩指出绿营兵制根本弊病,他说:“今日兵事最堪痛苦者,莫大于‘兵败不相救’四字。”“虽此军大败奔北,流血成渊,彼军袖手而旁观,哆口而微笑。”(97)“见其胜,则深妒之,恐其得赏银,恐其获保奏;见其败,则袖手不顾,虽全军覆没,亦无人出而援手拯救生死呼吸之顷者。”(98)这支军队大败,血流成河,另支军队却袖手旁观,面露微笑。这支军队胜,另支就非常嫉妒,怕胜者得到赏银,怕别人升官。
所以曾国藩说,这样军队,即使“诸葛复起”(99),就是诸葛亮活过来,也是打不胜仗。因为这不是个人道德水平问题,是制度问题。
曾国藩痛于“败不相救”现象,制定“将必亲选,兵必自募”原则,也就是说,他挑选他认识和欣赏人做营官,营官再去挑选自己信得过人去做统领,这样层层挑选下去,直到普通士兵。“勇营之制,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弁由营官挑选,什长由哨弁挑选,勇丁由什长挑选。”(100)曾国藩这个做法,是基于种最为朴素认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也就是湘军这个“湘”字起源。这个“湘”字,原本是指湘乡县。曾国藩认为,“同县之人易于合力”,他最初训练军队,军官和士兵来源几乎全是湘乡县人。曾国荃则“不独尽用湘乡人,且尽用屋门口周围十余里内之人”(101)。老乡观念,达到极致。(102)
这样,每层上级和下级之间都知根知底,且有选用提拔之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