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之兵习于*侈、偷惰,已久不可用矣。自咸丰二年粤匪至鄂,迄今不满三载,而全兵覆败大溃者五次,其间小溃小败不可胜数”(75)。咸丰自己也在上谕中说,清军主将“尽皆怕死贪生,敌未临境先有退志”,“或苟且捏饰以偷生,或仅死以塞责”。事实证明,大清国家正规军已经烂透,毫无战斗力。这样军队派出去,如同浇在火上热油,前往军队越多,太平天国势力反而越盛。
从《清实录》可以看出,咸丰四年(1854)起,皇帝对战争已经失去信心。他不再像开始那样天天费心琢磨如何用兵用人,“虽说每日依旧勤奋地批阅军报,但下达谕旨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公式化文章,看便知军机处例行公事,所做朱批只是痛骂加催促,看不到先前在命将、调兵、战略乃至战术上果敢大动作”。朱批上充满对大臣们没头没脑痛骂,谕旨中到处都是悲观绝望之词。“他不再细心制定新作战方略,而是将之下放到前方统兵大员。”(76)只是门心思忙着派人去挖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韦昌辉等人三代祖坟,并明确指示将坟后“坐山后脉概行凿断”(77),以坏其风水。
《清实录》档案
咸丰甚至已经开始设想自己结局。稗史记载,太平军北伐时,他曾对杜翰说道:
天启当亡国而弗亡,崇祯不当亡而亡。今豫南北皆残破,贼已渡河,明代事行见矣。设在不幸,朕亦如崇祯不当亡而亡耳。(78)
也就是说,明代天启皇帝很昏庸,但是没亡国。崇祯很勤政,却亡国。如果太平天国势大,明代亡国事要重演。可惜是像崇祯样,不当亡而亡啊。
可见当时咸丰对局势悲观至极。就在咸丰皇帝近乎绝望时刻,他收到意外湘潭大捷捷报。咸丰已经被太平军打得六神无主,接到这报告,第反应居然认为曾国藩是在说谎。是因为谎报军情是当时将兵者常态,二是他不相信支“民兵”有如此强战斗力。直到他专门召见湘潭籍翰林院编修袁芳瑛,向他打听实情,袁氏把从家乡得到消息详细上告,他这才相信。皇帝大喜过望,兴奋异常,竟然当天顺手赏袁氏个知府肥缺。“湘潭克复,奏捷至京师,大臣或指为妄。上……日特旨召见编修袁芳瑛,问所以破贼状。”“因举颠末为上备陈之。上大悦,即日授芳瑛松江知府,而公(曾国藩)志以明。”(79)
咸丰皇帝迅速发出系列上谕,嘉奖曾国藩“办理甚合机宜”(80),特命曾国藩单衔奏事。湖南省文武百官,除巡抚人之外,曾国藩皆有权调遣。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