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田产量比往年高不到哪去,倒是白鹿原乡亲们最先推行区田法,多收三五斗粮食。
另处取得丰收地方,则是今年初春,天子刘询带着皇后许平君、皇太子刘去疾象征性推下犁“籍田”,刘询只是随便锄几片地,抱着皇太子,让他用鞭子抽下耕牛,这之后就再没来过,只将地交给隶属于大司农籍田令料理。
可秋收时,喜讯传来:“陛下亲耕籍田,竟收关中从未有过十五石!”
这是超过常识产量,要知道,当年孝武皇帝让赵过在关中实验代田法时,郑国渠边上,投入最大最肥沃麦田,顶天也就十石。
群臣还以为这是西安侯在谄媚作伪,毕竟从孝文到孝武,每年献伪祥瑞人就层出不穷,于是天子移驾,亲至上林苑旁皇田巡视,到地方后发现,籍田已经收割半五十亩,堆起如小山谷子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眨眼功夫,竟宁元年(公元前67年)就已接近尾声。
过去大半年里发生不少事,夏天时,大汉北部各郡仍在官府控制下铁官,开始通用发源于蓝田铁官,已经摸索成熟灌钢法,不同于费时费力百炼钢之术,灌钢法将生铁熟铁放在起熔炼打制,虽质量不如百炼钢,然效率提高何止十倍。
冲天烟柱和叮叮当当敲打声,在左冯翊夏阳铁官、河东安邑铁官、太原大陵铁官等地不断回响,把把优质环首刀,矛戟被制造出来,在铭上“夏”“东三”“太”等标识后,送往朔方、云中武库登记保存,等待发放到士卒手中。
而量产钢铁,也让任弘可以让甲胄之匠试制些新式甲胄,希望能比汉军古朴笨重铁札甲轻便,防御力却上个档次,用来装备已在汉军中充当胜负手重甲突击骑兵,叫匈奴人轻箭在它们面前仿如轻风拂面。
至于那些出租给列侯、富商作为试点铁山,也开始改革,这些私营铁山不存在朝廷强制要求产量,盈亏自理,价格上报给大司农平准官,不得超过官营价格。
这些私营铁官虽也有些关系,但郡国订单优先官营,他们就得从城市、乡邑小民身上打主意,铸便不再是用于代田大器,而是些针对中人之家、小农家庭小器,不在大小,而在省铁和实用。
几个月后,些地方百姓,终于能买到价格比过去稍微低点,好歹能割得动麦秆镰刀——过去有几个怠工恶劣到极点官营铁官,那镰刀质量真是言难尽,用位不愿透露姓名河南郡老农话说就是……
“除韭菜,什都割不动!”
……
入秋时,三辅迎来次“丰收”——政治意义上丰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