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困
,但因为发布和转载媒体过多,就算是偏远冲绳或者北海道,也都在覆盖范围之内,很难把铜箔来源范围缩小。
倒不算空手而归,只是需要再换条线去检索,试试能否有所进展。
把委托合同又拿出来,不是为看上面条款或者报酬金额,而是重新再看那卷铜箔照片。
照片拍得十分清晰,所幸是不仅把铜箔拍下来,它博物馆简介同样在画面里清晰呈现。简介相当简洁,只讲在九四〇年,川崎重工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底捞上永和轮来,这卷铜箔是在锅炉和炉壳之间缝隙中发现。
其他任何信息都没有。可以说依旧是严重信息缺失,但到此为止,有自己判断:铜箔和永和轮应该是有强关联性。
之所以判断得如此笃定,来是因为它发现地点,如果和轮船没有很强关联性,那卷和动力毫不相干铜箔,怎可能出现在蒸汽机那需要保持温度平衡地方。二来,统观永和轮历史记载,它被启动过两次,第次是在九〇八年颐和园龙王庙献礼仪式上,结果还没有开出多远,就因为机械管道堵塞出现故障,尴尬收场。第二次是在民国建立之后,作为清室私产,在颐和园供游人乘坐,但再次因为年久失修无法开动,不之,最终因为停放时间过久船底板漏水,沉到昆明湖底。由此可见,在现有历史中,永和轮就没有真正开动起来过。如果炉壳里有这卷铜箔在作祟,那问题全都变得迎刃而解。
换个角度来看,因为九〇八年献礼仪式上,永和轮就没有开动起来,基本可以确定铜箔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在炉壳里面。那,为什会有卷毫不相干铜箔在炉壳里,恐怕就是和那起发生在九〇七年圆明园上下天光命案有关。
基本确定之后,几乎是面带满意笑容地去检索排在第二位必须先查清确认信息:关于永和轮本身疑点。更明确地说,就是要确定《营造档》里所记述那艘汽轮到底是不是永和轮。
国内关于永和轮文献,只有清代重视起来起居档案记录。永和轮在九〇八年抵达颐和园记录,只能算是孤证。经过个多世纪,还没有新档案文献出现,看来想要找到它新史料,唯有从另角度去检索,也就是说从生产方而非被赠予方进行调查。
作为日本明治时期造船业巨头,川崎造船所造船数量相当可观,或者说恐怖,但只要时间范围缩小到两三年内,检索工作量倒是不会太大。唯问题在于,不可能远在中国通过网络查得到百多年前川崎造船所精确到个体上造船记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