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到第三天晚上,准时赴约。爱尔兰夫妻没有出现,波士顿倒是来:耀眼而高挑青年,头墨黑头发,身着红色礼服与精致金色凉鞋,既聪明又机敏。望向她时,不免漏出声发自内心悲叹,被风华正茂她下意识地收入眼底;她明白,正经历着某种与年龄、深深挫败以及物哀之情相关心绪。
毫无疑问,从没见过她。她至少比小出三十岁。原谅诡计、欺骗与圈套;打过招呼,她紧接着说道。问她,什欺骗,什圈套。你没发现吗?耍个诈,根本不存在什麦高芬夫妇,她说,后又解释道,为诳,她设个套,觉得这才是引起重视最佳方式,因为直觉告诉她,既然文学声誉源自离经叛道,通古怪电话或许可以激起好奇,从而达到让夜晚出行艰难目。
她得面对面抛出那个提议,生怕电话里说,会给出不恰当答复。那她提议是什呢?不是原来麦高芬夫妇那个?首先她感觉很幸运,她道,得知自己当下有足够时间来讲述那个由她上司、《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1)之策展人——卡罗琳·克丽丝朵芙-巴卡姬芙与楚丝·马丁内兹——托她转达给提议。
所以,说,麦高芬夫妇就是卡罗琳和马丁内兹咯。她微微笑。对,她道,但现如今想知道是,你是否听说过卡塞尔文献展。屡闻大名,说,不仅如此,七十年代时,有几位朋友在那儿见识到不可思议先锋作品,回来就像变个人。由于这样或那样原因,卡塞尔真可谓青年时代个神话,个未毁神话;这神话不仅属于这代人,若没搞错话,也属于在之后每代人,因为每隔五年,空前绝后作品就会齐聚那里。卡塞尔传奇背后,结语道,便是先锋神话。
所以她使命就是,波士顿说,邀参加《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也看到,她补充道,当谈起“个无法拒绝提议”时,她并没有在骗。
很高兴听到那番提议,但克制住兴奋。稍待几秒,问起,作家如,能在那样个艺术展中做些什呢?据所知,作家是不去卡塞尔。鸟儿还不会在秘鲁死去呢(2),波士顿说,以这般对答展现着她异乎寻常机智。好个麦高芬式句子,思忖着。而紧跟着短暂紧绷沉默又被她打破。她接到任务是,请在2012年夏末三个礼拜中,于卡塞尔城郊成吉思汗中餐馆内度过每个上午。
“秦吉斯什?”
“成吉思汗。”
“中餐厅?”
“对。你得在众人眼皮底下写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