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尝试之接续20世纪80年代港台和离散华人学者“新儒家”研究,继而推动各种语义暧昧“国学”复兴;而社会科学本土主义与历史转向则要晚至21世纪以后,特别是最近十年,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都出现类似趋势。
以笔者所在社会学为例,本土历史复兴趋势集中体现在近年来历史社会学急遽上升,大有渐成显学之势。若根据本书应星老师文,中国社会学早在21世纪初就展开场“过程—事件分析”与“结构—制度分析”之间论战。这也许是中国社会学家严肃讨论时间性问题,处理有关历史方法论和认识论重要开端。此前社会学研究固然也离不开历史(当然任何社会科学都离不开历史),但并没有如此清晰本土历史意识。直到2015年前后,历史社会学作为个研究方向,才真正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相关文章在主要社会学杂志中发表数量极大增加,自认同为“历史社会学者”也成为时风潮——尽管其中很多学者并没有接受过相关训练。2017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开始举办“历史社会学论坛”,该论坛迅速成为最受欢迎论坛之。相较之下,美国历史社会学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获能量以来,始终处于学科内部相对边缘地位,仅是通过ASA召开专门议题小型会议而已,并没有获得大规模制度性权力。
这波学术运动参与者甚众,相关研究目和方法也多有纷纭表述,其中也并不乏优秀作品。这波运动中,核心是从“中国”(而非地方)历史中寻找所谓“本土性”——可以是中国社会结构深层形态,也可以是中国人特有文化/心理结构外在表征,或作为中华文明基础独特文化基因,也包括中国社会学家本土理论和表述,等等。这场运动并不仅仅停留在议题历史化、本土化。相较而言,中国经济学(包括部分政治学)历史转向更多仅停留在议题层面,这类研究往往借助数字化工具,把规范(西方)分析方法运用于新近发掘历史数据。其中有很多令人耳目新成果,但也是典型对于“过去”方法论殖m;主义,当然某种程度上这是出于当代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问题较多、难以做出研究成果现实考量。但其政治和道德内核仍是现代。<注:"不可否认是,其中也诞生很多优秀作品,对于理解历史提供新视角。但是,这些研究必须基于对历史情境解读,否则很容易得出穿凿结论。">相比之下,历史社会学兴起在议题历史化之外,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