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很好问题意识和比较角度,即使该学者不懂所研究国家语言,没有看过任何第手材料,也照样能提出具有远见观点。关于这点,笔者在《为韦伯辩护》文中有专门论述(赵鼎新2015a)。近几十年,包括笔者在内历史社会学家都开始使用第手材料,但这是专业化过程表现,不是学科必需。笔者甚至认为,过度强调第手材料对于历史社会学发展是有害,因为这会迫使们缩小自己视野,导致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二,社会学有按照研究对象设立子学科习惯,因此有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法律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军事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社会人口学、性别社会学等等。这就带来另个误解,即认为历史社会学研究也是社会某特殊面向,即发生在久远过去事情。换言之,这类误解认为,只要可以通过采访、观察或者抽样调查等方法来获取材料,此类研究就不是历史社会学。为说清楚这个问题,这里需要讨论下社会学和历史学关系。
笔者认为(赵鼎新2021),在面对以下类型问题——为什某个人能上好大学?为什中国**党能取得g,m胜利?为什某个地区民众思维和生活方式要比其他地区更为传统?为什某个国家要比另外个国家缺乏原创力?为什某个宗教要比另个宗教发展得快?——人类回答就其叙事形式逻辑结构而言只有两类。第类是结构/机制叙事,即不同社会结构/机制导致不同社会后果;<注:"本文对社会结构和机制理解基于笔者新著《什是社会学》(赵鼎新2021)。">第二类是事件/时间序列叙事,即通过寻求某个事物发展过程中关键转折点事件发生及背后原因来获得答案。如果说结构/机制叙事是社会学逻辑基础,事件/时间序列叙事就是历史学逻辑基础。
其实,就任何特定案例而言,结构/机制叙事和事件/时间序列叙事所描述往往只是同事物两个侧面。比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能上好大学背后既有家庭、学区等结构/机制性原因,同时也是个人在某个时间节点后努力学习结果。所以具有转折点意义历史事件也非常重要。在常人逻辑下,这两类叙事方式并不定冲突。但是在学科高度专业化今天,它们就分家,形成交往很少社会学和历史学。因此,历史社会学就其本质来说,关键并不在于研究许久前所发生事情,而在于在方法和经验层面探讨结构/机制叙事和事件/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