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即没有像自己那样背负作为母亲辛劳女儿,母亲决不会承认她是个真正成人。
假如女儿选个连母亲自己也想选无可挑剔男人结婚,母亲会怎样呢?新娘母亲爱上女婿很常见,想让自己也着迷男人当女婿母亲有千千万。即便如此,和那个男人结婚,依然还是女儿,不是自己,女儿越幸福,母亲心中滋味越复杂,还伴随着女儿被别男人夺走丧失感。毫不怀疑,对离婚后回到娘家女儿,母亲在心中是暗暗欢迎。
母亲嫉妒
“母亲嫉妒女儿”,每当女儿快得到幸福时候,母亲便出来干涉——就这个简单命题,心理学者岩月谦司〔2003〕炮制好几本关于母女关系书。
当然,母亲与女儿关系不是那简单。
自从女性学登场以来,母女关系成为个重要课题。当然,这也是弗洛伊德之后心理学向只谈父子关系而将母女关系等闲视之结果。正因为如此,海伦•多伊奇(HeleneDeutsch)、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Klein)等弗洛伊德学派女性心理学者们,竭力想建立弗洛伊德未完成关于母女关系理论体系。
以弗洛伊德理论来解读母女关系最出色著作,是竹村和子《关于爱》〔2002〕书。书中讲到,婴儿不分性别,都密切地依赖母亲。父亲角色,是用“阉割恐惧”来分离母子。可是,女孩子本无阳具,无法阉割;更正确地说,女孩子是把阳具置于母亲腹中,所以出世便已经是被阉割过。女孩子与男孩子样,以母亲为最初爱恋对象,但女孩子却不能像男孩子那样,通过与父亲同化来将母亲(那样女人)作为欲望对象。女孩子不但不能爱母亲,也不能爱与母亲属于同性别(即自身性别)对象。因此,女孩子“爱恋对象丧失”,较男孩子更为根源。为忘却那种“丧失”,女孩子将“丧失对象”内化于自己身体之中。这就是“忧伤(melancholy)”即抑郁状态。“忧伤就是对所爱对象忘却。”对于女儿,“与母亲爱被禁止、必须将之忘却”,所以像母亲样,即“女性性”,本身就是“抑郁”〔竹村,2002:174—176〕。经竹村这讲,发现,被视为“女人味”要素,比如“节谨”、“娴静”,等等,与“忧伤”何其相似。换言之自欲望意识与实现,在出生之前便已受阻,这种存在就是“女人”,倘真若此,生为女人,多不合算!
母亲与女儿和解
最近接连出版不少关于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