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实际上,大多数让人唏嘘故事和人都在普通日子里被时间不留痕迹地带走。有那刻两刻,他们愤怒、失望和不甘心像火柴棒似闪,然而也改变不什,就熄灭在由无数细节构成洪水里。
这本书里几个故事,大概就是这样来。写小说是件很难总结事,前人经验很多,总结半天,还是得不到明确二三。不同作者生活在相互隔绝宇宙里,视角不同,情感不同,时间流速也不相同,甚至连共通基础都没有。读别人作品,能得到很多阅读快乐,发现小说世界如此广阔,好作者可以控制时间和空间,可以描述空气质感和清水气味。有段时间,读很多小说,就觉得自己什都能写,下笔简直太自由。但是渐渐地发现,仅有自由远远不够,得找到属于那块蛋糕,还有那把刀。只能到现实中去找。
每种视角都是现实片滤镜,不同人会看到不样颜色。是个悲观家伙,生活在个蒸蒸日上热闹时代里,社会主流人群都过得越来越好,好像也没落下什,但是知道定有人落下。他们声音,那些失望与茫然正在被日渐繁茂城市丛林淹没,同情这些人,就像同情当初那个不断跳槽、手足无措自己。想要表达这些失落情绪,通过些画面、几个情节或者个决定性时刻,最后形成个悬而未决问题。问题就像尖刀,可以深入现实肌理,而答案不行,答案总是句号,代表着终结和愈合,不属于想表达部分。
好像又扯远,拉近点,举个例子。有个朋友,有次发朋友圈说,出机场回望京,直接用滴滴叫车,再也不用看出租车司机脸色——北京朋友都知道从首都机场打车,不宜去望京,因为距离太近。她说这是科技带来好处,意思完全懂。这段话让想起,却是奶奶,她生住在个小地方,不会用手机,假如她还活着,在个到处是二维码世界里,会不会处处碰壁,连出租车都打不到?当大家都在轰隆隆地向前,总有些人留在原地。有些疑问,有些自嘲……假如要写这个小情景,关于时代,关于科技进步,可能就会写个不会用手机老年人,他站在路边,招手打车,没有辆停下来……这是所习惯视角,去寻找光明背后影子。
李安拍完第部电影,依然不敢在职业栏填上“导演”,也不敢说出本书就是作家。编辑宿颖为此批评过,她说,怎不算?当然算。要对她说谢谢,她给继续写下去信心,还有豆瓣阅读邹熙、尹丹,以及所有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