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改革派后,徽宗就再也没有任用过保守派人担任宰辅。在这段时期,蔡京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支配地位宰臣。不过,蔡京仕途也经历三次重要变化,因为徽宗曾三次将他贬官(1106年二月、1109年六月和1120年六月)。[6]每次替代蔡京都是批评他人,不过他们也是改革派,因此神宗朝颁布并在哲宗亲政时恢复些新政措施,如募役法、保甲法、改革科举考试课程和市易法,在整个徽宗朝基本上都得以保留。作为对比,由蔡京发起些改革延伸措施,如扩大学校制度、慈善项目、当十钱,以及在京外为宗室修建府邸,在他被贬期间就会削减甚至废止。[7]
徽宗第次贬逐蔡京时(1106年二月至1107年正月),仅让蔡京离开十个月,而在第二次,蔡京离开将近三年。第二次贬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阶段差不多有年,当时蔡京仍然留在京城(1109年六月至1110年六月);第二阶段将近两年,在这段时间蔡京被贬到杭州,而批评他人则更加肆无忌惮地公然反对他(1110年六月至1112年五月)。徽宗在第二阶段收到很多弹劾蔡京奏疏,以至于不得不亲自颁布几次手诏,要求大臣们使用较为缓和语言。[8]蔡京于1112年五月恢复职务,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皇帝特许他每三天上次朝,在1117年之后,允许他每五天上次朝,这样他基本上就可以在家里工作。在那段时期,徽宗似乎已经将蔡京视为位不可或缺大臣。为在1120年七十五岁时致仕,蔡京仅以称病为由还不够,他必须要卧床不起才行。[9]最后次是回归是1124年,当时宋朝与女真人关系到最危急时刻,徽宗没有听从年轻大臣新想法,而是坚持请回当时已近乎失明蔡京。但事实证明这不是个好解决方案,短短几个月后,蔡京就再次被免。
现存有关蔡京叙述大多是基于别人对他弹劾,从中很少能看出他对徽宗重要意义。[10]但有个例外,那便是在徽宗编纂书谱中,有篇对蔡京成就概述,很能反映出徽宗观点。《宣和书谱》强调蔡京办事效率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谈到蔡京在徽宗朝效力时,作者对他大加赞扬:“自擢翰林承旨,前后三入相位,寅亮燮理,秉国之钧,实维阿衡,民所瞻仰。”作者特别强调蔡京能使复杂任务变得简单。“至于决大事、建大议,人所不能措意者,笑谈之间,恢恢乎其有余矣。”还提到蔡京文采出众,善于写各种官方文件:“制诰表章,用事详明,器体高妙。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