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中在古人线条、笔触和色彩中。临摹顿悟,总是需要在很长时间后才发生。艺术观念冲突总是会在多年以后突然在心中消融。随着实践和研究深入,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临摹绝非简单地照猫画虎,它既是技术,也是项不可替代研究工作。
尊佛像或菩萨,远看时慈眉善目,微笑盈盈,但当你近距离观察时候,可能会发现其面部五官各个部分非常夸张。要把作品画到远距离看时候,还能异常生动传神,这绝非日之功。临摹过程,就是在不断地琢磨每根线条变化和内在结构比例中所蕴含艺术奥理。比如莫高窟彩塑菩萨像,佛教传入之后,菩萨虽然出现女性化倾向,但是塑匠在表现时候不能够表现夸张女性胸部特征。为避免造型和线条单,突出变化柔美形体曲线,塑匠们为菩萨立像做出突出富有肉感腹部,衣裙束在肚脐之下,露出上半部分突出腹部,这样显得特别自然和优美,也特别富有安详意趣和真实质感。
临摹者艺术修养、技术水平,都可以在临本中得到呈现,不同人临摹同幅画绝对不会完全样。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衣饰、璎珞、珠串还有眉眼,每根线条看起来或许平淡无奇,但是在光线很好时候才能发现其中微妙动态和层次,才能体会古代画工良苦用心。唯有如此,才能体悟古人笔法、墨法、用色、构图之神妙。因此,临本本身就是种心灵再创造,具有艺术和审美价值。
段先生是怎研究和探索呢?他刚到敦煌,就头钻进洞窟,在洞窟中“面壁写生”。凭着扎实基本功,他很快就使临摹达到与敦煌壁画相似,可他并不满足于此。经过苦学、苦钻、苦思,他明白之所以“缺少神清气逸效果,究其原因,是对敦煌壁画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认识不足”。于是他开始注意进行系列临摹前研究工作。段先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是通过大量阅读与敦煌壁画佛教艺术及其内容有关史书、古籍、佛经,弄懂临摹对象思想内容;二是认真辨别分析从十六国北凉到元代共十个朝代之间既不相同,又有联系复杂壁画风格特征;三是弄清各时代壁画制作程序与方法。
除以上三个方面,段先生还对敦煌壁画三个技术性极强环节进行分析和练习,这就是线描、晕染和传神技巧。具体来说,段先生在对洞窟进行深入细致观察、探索和研究后,分析不同时代、不同物象线描、晕染和传神技巧演变规律、时代特征,总结古代画师绘画程式和方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