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与中原文化
第275窟交脚弥勒菩萨像,如果和印度弥勒菩萨像,或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壁画里弥勒菩萨像相比,其实并不完全样。印度造像中很多佛像身体是扭曲,并不是端正垂直,身体造型往往呈现S形,胸部和臀部都很夸
在。
这不就是东壁画《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大旨吗?佛虽涅槃,但并没有离去,永在灵鹫山说法。壁画正好呼应涅槃像意涵,佛陀仍在说法,倾听众生疾苦,满足世人佑国利乐心愿。
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追求最高理想境界。
人生有限,生老病死,苦海无边。释迦牟尼思考人生为什苦?主要是人有欲望,佛学是解脱智慧。涅槃不是死,是超脱轮回和痛苦境界。生死是什?生死无非只是妄想,有妄想才有生死。心进入清净正定,就是脱离生死。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不会再有现实和彼岸之间差异,也不会再遥想那个永生不死天国和来世,就会从对于天国和来世祈求与膜拜中,回到这个真实世界,从而发现这个世界前所未有意义。原来世界意义并不取决于物理意义上空间和时间,而取决于心灵对世界体验和感知,心力量是无比强大。正如《观无量寿经》上那句话:
诸佛法身,入切众生心想。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理解不同。小乘佛教认为涅槃就是“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实质上是对死亡赞颂。大乘佛教认为,旦证入涅槃,佛身即会具有真正之常、乐、、净四个特性,称之为“涅槃四德”。
《大般涅槃经》卷二三:“二乘(指声闻、缘觉)所得非大涅槃,何以故?无常、乐、、净故;常、乐、、净乃得名为大涅槃也。”常,即永恒常在。乐,即无苦痛,充满欢乐(也就是大乐)。,即自在(大,谓远离世俗之“执”“见”等而达到自由自在境界无所不在之“”)。《大般涅槃经》卷二三:“有大故名大涅槃。”《涅槃经疏》卷五:“大谓诸如来成就八自在,于法得自在者。”佛家认为佛陀所证得涅槃真实自在、常住不变,故称“大”,即“涅槃四德”中“”。净,即断除切烦恼(大净)。后被认为是佛教理想世界境界。
如果此生找不到自己心灵安顿地方,如果心灵直在流放路上,就犹如生活在漫漫长夜中。当下就是涅槃,当下就是佛国净土,明白这点,莫高窟岂不就是佛国,此生净土。心力量真是无比强大!而心强大,就在于正定,在于守不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