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人宿命
常书鸿先生主持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时候,是所里生活最艰苦时候。常先生家居住在中寺套小小土坯房里。2004年,敦煌研究院为纪念建院六十周年暨常书鸿先生诞辰百周年,请来常书鸿先生女儿常沙娜女士,并完全按照当年布局和陈设将常先生故居恢复起来。常先生住房子坐北朝南,中间进门有招待客人“客厅”,客厅侧是卧室,另侧是个小房间,都被原模原样地恢复出来。常先生住房子年久失修,在2004年之前们做加固维修。本想采用落架维修,但为保持原貌,使常先生故居呈现原来状态,们还是放弃落架维修,采取“修旧如旧”修复方法,使故居完全保持原来状态。
常先生当年家用物品也如实地保留着。故居里屋是卧室,外屋是起居室和厨房。卧室里最显眼是个土炕,土炕侧壁旁边砌个小炉子,可以烧些开水。临窗有个小小书桌。常沙娜女士说她母亲当年把这个屋子收拾得格外干净有序,还挂块咖啡色布帘作为分隔内外隔断,帘子下部绣着黄色毛线边饰。们就在常先生家门上安过去那种帘子,门框上挂个钥匙,细节也力求恢复当年样子。常先生简陋办公室外墙已熏黑,也保持原样不变。们做这些事,就是想隆重地纪念常先生,敦煌研究院历史离不开常老这辈先生们。
看常书鸿先生故居后,很多人都非常震撼,真切地感到那时候敦煌生活太艰苦。常先生住房子里,基本也没有像样家具,床都是土制,书架也是用土砌起来。常先生屋里炕是假炕,上面盖着木板,里面可以放东西,“w.g”抄家时候他就把画稿藏在那里面。维修时土炕已变形,只能让工人钻进去,想办法先把土炕支撑住,再把它扶正。客厅另侧小房子里面还有常先生亲手制作三角脸盆架和个铁皮浴盆。敦煌当年条件无法和他以往在巴黎生活相比。在这样贫困条件下,为让妻女不至于太沮丧,做父亲只能以这样方式,尽最大力量安顿好她们。
当年莫高窟几乎与世隔绝,没有现代交通工具,从莫高窟去趟敦煌县城,要走大半天路。当时敦煌就是个小镇,半个小时就能走完,城里头总共只有两个百货商店,还有个糖盐局。那时生活确实非常艰苦,大家住土房,喝咸水,还要在洞窟里临摹壁画,保护修复,调查内容,研究文献。敦煌冬天极冷,气温般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宕泉河河水冻结成厚厚冰层,日常用水都得凿开冰层,取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