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常书鸿推荐和马世长两人,们俩被正式分配去敦煌。马世长后来也是著名佛教考古专家,回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书,从事中国佛教考古教学与研究,他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石窟寺考古研究、敦煌文书研究、佛经版本校勘等。2013年,马世长因病去世。最终留在敦煌,就个人。
那次实习没有结束,就离开敦煌,最后实习报告也是在上海家里整理写出来。
为什会提前离开敦煌?原因是敦煌白天晚上温差大,气候干燥,体质本来就差,根本无法适应敦煌天气。严重水土不服,加上营养也跟不上,几乎每天晚上都失眠,经常到三四点钟就醒。上洞实习时候,也经常走不动路。宿先生怕出事,让提前离开敦煌。所以,还没到三个月,就只能带着实习考察资料回上海。
“李广杏”,如此人间好杏
敦煌这个地方没有什物产,但是水果长得特别好。当地有种叫“李广杏”杏子,是别地方所没有。
从小最不爱吃杏子。南方杏子摘下来时候都是青,又硬又酸,想起来都让人感到牙齿发软。“李广杏”和南方不样,只有敦煌才有,简直是人间美味。
“李广杏”在每年六七月间成熟,即便在敦煌,每年也只有不到个月时间能品尝到这种杏子。“李广杏”这个名字,据民间传说与汉代“飞将军”李广有关。传说当年李广率部西征,夏日炎炎,将士焦渴难耐,忽然闻到种奇香,李广看见有彩绸从云中飘下来。于是他就策马追赶,拔箭射落其中匹彩绸。彩绸飘落,即刻化成片果实累累杏林。但因为是苦杏仙子所结,所以杏子是苦。后来王母娘娘有意帮助李广,就让甜杏仙子施展法术,在苦杏树桩上接上甜杏树枝,终于结出清香甘甜黄杏,敦煌人就叫它“李广杏”。
刚来敦煌工作时候,当地普遍比较穷,就是水果好吃。敦煌这个地方水果长得特别好,原因是敦煌日照时间特别长,昼夜温差大,便于形成糖分。当地除杏子,还有西瓜、葡萄等水果,都长得很好。每到夏天,就买很多瓜,床底下全部塞满。有年,上海朋友来看望,因为敦煌饮用水碱性大,怕客人喝不惯,就说:“索性你们别喝水,就吃瓜吧。”把瓜从床底下搬出来,开就是四五个。客人连忙说不要下子开这多—他们是怕敦煌这个穷地方,气候又干燥,水果肯定很贵,觉得太阔气,下子就开四五个。就对他们说:“在上海探望个病人,有时候只带半个西瓜去,因为上海水果贵。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