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懒汉赶到田间”。地主和农村耕种者之间关系可能与奴隶制下有着根本不同,但到19和20世纪之交,棉花种植者仍然生活在贫困中,没有什权利,也没有政治声音。25
具有讽刺意味是,在地主巩固自己在区域内权力同时,他们自己经历历史学家斯蒂芬·哈恩(StevenHahn)所说在国家经济中“权力急剧不可逆转衰落”。由于棉花价格下跌,他们消费商品面临保护主义关税,再加上资本稀缺和成本过高,他们在内战期间出现国内工业化政治经济中沦为次要角色。从全球范围内,这批棉农从未像商人那样强大,但在内战之前,他们还能享有地区政治控制权和非常显著国家政治影响力。但是现在权力决定性地从原材料供应商那里转移出去。虽然他们当时不知道,但南北战争剥夺世界上最后个政治上强大棉花种植者群体权力。从棉产品制造商角度来看,这种边缘化稳定棉花帝国,使得为保护奴隶制而出现那种动荡再次发生可能性很小。26
如果说奴隶转型佃农为世界市场生产更多棉花,那南方内地白人自耕农也是如此。在奴隶制期间,白人自耕农仅出产少量棉花,他们般种植自给作物。然而,战后形势发生变化:在那些棉花生产度处于边缘地位,并且家庭依赖自给作物和家庭手工业为生地区,种植棉花成为首要工作。比如,从1860年到1880年,在佐治亚州内陆大部分白人农场中,相对于每千蒲式耳玉米,棉花生产量增长两倍。27
白人自耕农生产棉花产量增长又如何解释呢?在美国内战之后,交通运输、通信和销售设施在原先孤立南方区域迅速扩展。例如,佐治亚州铁路里程在19世纪70年代增长两倍。新棉花种植地区基础建设进入改变农村。随着铁路而来是商店和商人,还有轧花机和压平设备。受到战争摧残自耕农现在种植棉花以赚取现金。随着最小内地市镇都有商人进入,自耕农能轻易地售卖棉花,同时享受更多制成品、肥料以及重要信贷渠道。1906年位德国社会科学家观察到:“这些信贷对于从战争影响中恢复至关重要,但是旦陷入信贷体系,农民就被迫种植更多棉花,这是因为商人只肯接受容易卖掉作物为抵押。”由此许多白人农民失去他们农场,到1880年,有三分之人租用自己工作土地。实际上,白人自耕农资本主义转型使得他们与黑人分成作物佃农更相似,越来越多白人失去他们曾经仅有东西——土地和口粮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