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来访者,正为未来事情忧虑,总觉得自己做什都没有用。说,不如们现在用很近语言来想想。现在你只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个问题:你现在能做什?
第二个问题:你愿不愿意去做?
希望通过这样问题,把他注意力引到此时此地。
可是他说:“现在就在想,这有什用呢?”
咨询师,经常有人问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惑。这些问题经常是这样,“老师,很内向怎办?”“老师,容易紧张怎办?”“老师,有拖延症该怎办?”
他们在用很远语言描述自己问题,他们提问方式正反映他们思维方式。他们就是在用抽象、概括化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这让他们问题很难找到答案。而这,也正是他们问题。
如果在咨询室里,有人问类似“很内向,每次遇到人都很紧张”这样问题,就会问他们:
“遇到哪些人你容易紧张,遇到哪些人不会呢?在什场合你容易紧张,什场合不会呢?在与人相识哪个阶段你容易紧张,哪些阶段不会呢?最近你在跟谁交往呢?感觉怎样呢?”
这问目,是希望他们用近语言去描述他们生活,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各种关系。想告诉他们,紧张不是因为他们内向——不是说这不对,而是说这太远。
于是说:“你已经熟悉远语言,稍不注意,这种语言就会挤进来。现在,不如让们来试试另种语言。你能回答下,你现在能做什吗?就算你没有那大力气去做。”
来访者愣会,说:“可以去散步、找朋友聊天、品尝美食……”每说完个项目,就跟他确认下,这是你能做,他点头称是。等他说完,问他:“哪件是你愿意呢?”
他说:“都不愿意。”他想跟解释为什不愿意。
说:“没关系,你不愿意,就停在这里。”
相比于个人不愿意,“为什不愿意”又是远思维。希望来访者把注意力放到近地方,而且也想给他这样暗
你只有真看到相处过程中发生什,你才能看到你能够控制部分,才能找到可能出路。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事,而不是关注事情结果。
在用远语言思考时,们总是先去判断个事情结果,评价件事有没有用,再来决定要不要做。
在时间上,先有做事,然后才会有“有用没用”。
很多时候,“有用没用”只有等做完件事才会知道。可是,正是们头脑中预想“有用没用”结果,让们失去行动能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