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见报后,业内人士都说写得有感情,却并没在社会上引起什反响。报社甚至收到封要求“来函照登”讽刺信件,标题是《难道
秉昆和所有朋友都去火葬场。
民间不说那是告别仪式,习惯说法是“送送”或“见最后面”。吴倩和女儿也没能见上国庆“最后面”。火葬场人劝她们不要见,朋友们都明白人家是善意,也劝吴倩听人家。
吴倩答应。
除吴倩和国庆女儿,谁家也没带自己儿女,尽管德宝和春燕、赶超和于虹、唐向阳和常进步儿女,都对国庆叔叔或国庆伯伯很有感情。家长们互相提醒,如果孩子们问起来,都要口径致地说国庆是病故。
周聪与父母道去火葬场,在第二代中,他和国庆叔叔感情更深。而且,他已参加工作,是大人。
最后有关方面作为无主尸体火化。
他当时问:“会保留个时期骨灰吧?”
工长说大概会,估计衣服和鞋也会保留个时期,保留多久就难说。
工长讲事,让他想到赶超妹妹。
他几次想告诉赶超,却几次念头起,又立刻打消。
周秉昆他们,凡有家,每家每月出百元,作为国庆女儿助学金,直至她从那所民办高等技校毕业。周聪单独份,他自愿。龚宾坚持出二百,没人反对,他挣钱太容易。蔡晓光与国庆也很熟,他有事没到,由秉昆带去五百元钱。赶超把装在信封里钱交给吴倩,她接时又哭。秉昆起先还能忍住,国庆女儿扑在他怀里哭时,他终于唰唰地落泪。
回家路上,于虹对赶超说:“你可别给们母子来国庆那手啊,如果你敢,那也敢,看谁心疼儿子!”
赶超说:“国庆他是走投无路,还没活够呢,不过上几年好日子,你整天挤对,也要死皮赖脸地活下去!”
他说得异常坚定。
周聪还是违背父亲意愿,写篇报道,题目是《两位叔叔》,主要写国庆和赶超之间友谊,父亲反而只是个笔带过人物。报社领导认为写得不错,下岗工人之间互相关心、共渡难关人间真情值得颂扬,但发稿前要求务必将“卧轨”二字删除干净,暗示文字也不允许存在,怕引起争议。
刚才,他想告诉赶超,理性又次阻止他。他决定永远不告诉赶超。
他向工长认错,工长气咻咻地不愿理他。
他只得说:“个朋友,也是下岗,两天前卧轨……死……”
所有工友都停下手中活,每双眼睛都直直地盯着他。
工长拍拍他肩,低声说:“你哪天去送他都行,不必请假,也不给你记旷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