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布比斯先生信件第二天,阿琴波尔迪回信保证他长篇小说不会与别家出版社签约;还说布比斯先生许诺预付稿酬,他觉得满意。
不久,又来封布比斯先生信,邀请他去汉堡做客,以便当面认识下,顺便签署出版合同。布比斯先生在信中说,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不相信德国邮局,更不相信它那格言式及时、无误。近来,尤其是从英国回来以后,养成要亲自面见们全部作者习惯。
布比斯先生写道,1933年前出版德国文坛上许多有希望青年作家作品;1940年,在孤寂伦敦旅馆里,开始打发烦闷时光,就计算有多少第次在出版社出版作品青年作家已经变成纳粹党员,有多少已经参加党卫军,有多少人在强烈反犹太人报纸上发表
道:“战犯线索?”
“正义有时候不长眼睛。”阿琴波尔迪提醒她说。
英格博格说:“对它有利它就不长眼睛。把萨穆尔那些丑事抖露出来对谁有好处?对谁也没好处!”
“这没法知道。”阿琴波尔迪说,“无论如何,完全可以肯定是,他们没忘掉汉斯·赖特尔。”
英格博格吃惊地望着他。
她说:“你在撒谎。”
他说:“没有。没撒谎。”英格博格相信他话。但后来,在他去上班之前,她满面笑容地说:
“你肯定会成为名人!”
此前,阿琴波尔迪直没想过成名成家。希特勒是名人。戈林是名人。他心爱人或者他怀念人不是名人,而是只能勉强糊口人。德布林对他来说是个安慰。鲍里斯·安斯基是他精神力量。英格博格是他欢乐。妹妹洛特(点消息也没有)像他样清白。当然,他还有别方方面面。有时,甚至所有方面会集中在起反映出来。但不是当什名人;就算不是追名逐利向上爬,成名态度也会是暧昧,也会谎话连篇。另外,名气是要化为乌有。停留在名气上切以及来自名气切,不可避免地要由大变小、化为乌有。名气所传达信息往往是靠不住。名气和文学创作是不共戴天敌人。
那整天,阿琴波尔迪都在思考自己为什要改名换姓。在酒吧里,人人都知道他叫汉斯·赖特尔。在科隆熟人都知道他叫汉斯·赖特尔。假如警察决定因为他杀萨穆尔而追捕他,那汉斯·赖特尔这个名字留下线索可实在不少啊。那为什要用笔名呢?阿琴波尔迪想,也许英格博格有道理;也许骨子里确信自己定会成名;改名换姓,就是准备面对未来安全问题。但也许所有这切意味着别什。也许、也许、也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