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自然是没人看得见书(审查*员例外,他们大概是那个体制内读书最多见识最广人)。苏联解体前后,虽然它们也曾火热过阵,但很快就又被打回冷宫,因为“向钱看”新代实在没有太大兴趣去务虚地回顾历史,翻看那些昨天以前还没听过书。所以曾经遭禁文学,便和它们命运对立面─那些得到最高当局赞赏,赢“斯大林奖”作品,奇诡地共同进入历史,都没有人要看。事后,无论是在俄罗斯,西方,还是中国,苏联文学仿佛都成个几乎不存在物事。尤其对俄罗斯以外般文学读者而言,俄语文学好像只到二十世纪初为止。少数诗人之外,整个苏联似乎没剩下几个值得重读作者。以中国历史背景来看,这种情况特别奇怪,因为俄语曾是们主要外语之,沙俄和苏联文学更曾是社会上主要读物;可今天,它却只是排排被置放在书架顶层蒙尘典籍,“小时代”大时代遗物。
所以《生活与命运》理应过时。本前苏联禁书,书名土气(更像是十九世纪产品),翻译成中文近千页,全书有名有姓角色超过百六十人;更要命,格罗斯曼文风竟带着股扑面而来“社会现实主义”气息。这本书,甚至连它出版时机都不太对。1980年瑞士首现俄文原版,读者自然寥寥。1985年英译本面世,当年索尔仁尼琴在西方已经红到发黑,名声渐走下坡,大家很容易以为它只不过是《古拉格群岛》小弟,所以只有小圈子人看过这本其实和《古拉格群岛》非常不同大书。而大部分写书评,在报刊做文化版,甚至连瓦西里·格罗斯曼这个名字都没听过。这也难怪,此时已故他,毕竟不是个有海外公众知名度异见分子,没有活着流亡、被人宣传机会。相反地,他在公众面前大概还算是个“体制内作家”呢,曾经入围“斯大林奖”决选名单,二战期间为《红星报》写战地报道更是风靡全国,得到官方肯定。这类作家,英语世界又怎会对他感兴趣呢?身为苏联“作协”成员,格罗斯曼那被压抑后半生是沉默,《生活与命运》遭禁亦是同样沉默,国内没有人知晓,国外没有人声张,切安静。比较奇特是,和英文版同年面世法文本,居然度成为畅销书,猜那是法国独特环境所致,他们那时大概还会稍稍关心苏联究竟是个极权体制还是**主义天堂这种老问题。
在文字和电子媒体介绍书介绍二十多年,很少遇到像《生活与命运》这样作品,觉得推荐它是自己不能回避道德义务。七八年前读到英文本之后就四处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