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差池,是保留“寻找”姿态。
常常入神地观看他们青年时代,想到属于自己青春岁月,1969年初,去东北嫩江落户,在家信里多次描述大批犯人就在眼前割麦、整队押上高度戒备卡车经历。但父亲复信里,对这些备感震惊细节都不予回应,直到近期,看他1942年狱中通信、1953年调查监狱制度报告,才有所悟——当年强调那些景象,在他是完全清楚,完全懂得这些内容;也包括直到最近,才看清母亲在她青年时代,曾也和当年那样,早起晚归,终日劳作,做那多繁重农活。
他们时代,有他们“阅读”与“写作”,意味深长词语重合。比如“浙西”,他们先后见到来自这特殊地方人员;先后在不同时空里被“打手心”;先后去赫德路居士林“觉园”流连;在1938年杭州“国军”军训,或1950年华东军政治大学期间“打绑腿”——那些遥远黎明时刻,天刚蒙蒙亮,他们先后在催促声中匆忙起身……则是要延续到更晚1970年,般是半夜两点钟,哨音大作,起床起床!紧急集合!黑暗中,睡眼惺忪中,穿衣穿鞋,整队报数集合,跑向雪原,寒夜上空不时闪动信号弹蓝光——这都是苏联特务潜入边境所为吗,但们始终扑空,后据说终于有人找到种(空投?)定时发射装置……在无数黎明前那些难忘黑幕里,们在雪中迅跑,吐出白绸样热气……
些简单词语,如频繁出现“写交代”“写申诉”,会油然融入到少年时期记忆碎片里,也重叠在杨德昌电影中那位难忘父亲身上,直记得在影片“咝咝”声中,那个长期独坐不动寂寞背影。
曾借用小说对话,重现当年询问父亲内容,问他为什不去做工,为什不做上海码头工人,如能这样,家现在就是工人阶级成分……
1987年,父亲在《日瓦戈医生》封三白页上写:“……反映当时动荡,饥饿、破坏、逮捕、投机分子和知识分子沮丧,都是事实,但作家任务是什呢?知识分子决不是沮丧和黑暗。”那个时期,直在写小说,总觉得这些字是他为写,他直对写作和以后编辑职业忧心忡忡。
本书范围止于1965年,是考虑之后景况,有太多共同经验——书中某些细部,实也溢出篇幅,总之,三种记忆和叙事、引文、解释不厌其烦,包括极为繁复编排过程,让懂得,即便再如何拓展蔓生,作为个人,总徘徊于独自情感和视野里——人与群关系,人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