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向太后上疏到今日领头叩阍,再到宝玺之争,是幕幕模范言官华章异彩,言官当如是也!至于太后将宝玺丢出来造成政治危机,那并非李大人错,反正证明谏言是对,只是圣母不纳谏才造成这般局面!
但在徐、彭等阁老眼里,诛心而言,李佑就是只顾自己卖直求名,味贪名搏望,浑然不知进退自私小人!
而在金、杨等阁老眼里,李佑在此事上虽然情有可原,但用力明显过度,还是有错。只不过将原因归纳为他年轻气盛,激进有余,老练不足,所以过犹不及。
理想主义热血过后,总要回到现实中来……
武英殿大学士彭阁老看到李佑这张自带嘲讽光环脸就生怒气,趁机呵斥道:“虽说人臣理当直言谏君,但宝玺也是你可以随意议论决定?堪称出位妄言,放肆逼宫!若酿成
怕会立刻失去所有人望。
李佑瞥见大学士们,不由自主地想起句名言,警察总在案子发生后才姗姗来迟。不过这并不是说大佬们做得不对,什身份做什事情,如果大学士、九卿之类大佬动辄赤膊上阵与太后叫板,再若出现僵局,那又还有谁能转圜?
午门外场景落入殿阁大学士们眼中,各自暗暗惊心,对这宝玺,他们大学士更不敢碰。别人碰或许可以解释为无知,他们宰辅碰就是居心叵测,有莽操之志。
再看见雄赳赳气昂昂与麦承恩对峙李大人,某些大学士不约而同地产生类似于“李佑真是猪样队友”感慨。
大好形势,有利形势,上风形势,硬是让他鲁莽地带进死胡同里!本可以胜券在握,压制住太后和勋戚,现在却等于是与钱太后拼个两败俱伤!
结果只成全他自己节义敢言名声,成为*员民众欢呼称颂对象,但却将局面搅和到糟不能再糟,敢情他不用为如何收尾而发愁!
眼下就像站在悬崖边上,真要与太后彻底闹崩,对任何方都没有好处,所以必须想法子去妥协。
早知道,就不该迷信李佑斗争能力,谁能料到他这次表现如此不靠谱!朝廷重臣都晓得,做事用脑子根筋御史,就是最大悲哀和失误。
却说站在不同高度,看问题角度自然不同。阁老们对朝政负有最大责任,需要亲自收拾局面,文臣中没有人可以替他们分担,他们眼中世界与诣阙叩阍百官们眼中世界相比较,那是截然不同。
在午门外诣阙百官眼中,或者说在绝大多数士民眼中,李佑无论出于何种目和私心,但论迹不论心,今天表现出来形象是敢于带头献身与不义抗争勇士,是奋不顾身维护朝纲正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