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个大家族当中,效忠于自己家族,比效忠国家重要。所以当时人价值标准是“父高于君”,父亲比国王重要。郭店楚墓竹简上记载,“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意思是说,为父亲,可以不管国王,但不能为国王不管父亲。
《韩非子》中有这样个故事。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
大意是说鲁国有个人去打仗,每次在前线都开小差,孔子就问为什,那个人说,是独生子,如果战死,父亲就没人养啊。孔子听觉得这个人道德真高尚。
这个故事当然是把儒家观念推到极致,有点夸张,不过也确实反映儒家思想本质。儒家认为,血缘是至高无上,“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而且给父亲报仇,是绝对正确,别管对方是国君还是什,因为“父高于君”。
秦晖先生说,这些故事说明先秦社会是以家族为单位。提倡“父高于君”,正是为阻止国家权力向家族内部延伸。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是后世观念,先秦人是没有这个矛盾。
三
周秦之变第个层次,就是从小共同体变成大共同体。
什叫小共同体?就是老子说“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帝王世纪》说,夏商之际,天下1800方国,那按当时总人口来看,每个方国平均人口不过1300人。宋镇豪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根据夏商之际古城址考古资料,推测当时平均人口是1500人。周初天下也是千多个方国,薛涌说:“千多个国,大体都集中于狭小中原地区,每国人口平均也就是几千人。”[10]为什老死不相往来呢?因为各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不用往来。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状态,对今天习惯大共同体生活中国人来说,可能难以想象。其实,如果对比下欧洲中世纪庄园,也许就比较容易理解。日耳曼民族消灭罗马帝国后,各地封建主关起门来过日子,中世纪庄园都是自给自足,所有生活用品基本上都可以自己生产,既种地打粮,也养牛养猪,还有人从事手工,当木匠或者铁匠。也就是说,关上大门与世隔绝也没有任何问题。庄园里农奴和农民是不能随便离开庄园。因此“每个庄园就是个社会。农民们大概辈子都不会跑出家乡十里地以外去;庄园是个自给自足地方,若没有战争波及这里,它与外界就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当时英国布满大大小小这样庄园”[11]。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