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他“恩遇”“赏赐”,虽然细到哪天皇帝说过哪句赞赏他话,哪天赏他什食物,却没有字对朝政品评,也没有字涉及政治机密。德保虽然素知张廷玉以谨慎闻名,不过他没有想到,张氏会谨慎到如此程度,这位三朝老臣真是成精。要知道,这次抄家,如果稍有把柄被抓住,张氏就必然要身首异处。
由收缴赏赐之物变成抄家,这举动引得举国惊疑。毫无收获皇帝也觉得这事做得没有什意思,后来不得不下道谕旨,说是德保弄错皇帝旨意,他并没有命人抄家。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抄家是何等大事,德保不弄清楚,怎敢贸然行事?就算德保是真糊涂弄错,乾隆必加严谴,何能不追究责任?事实明摆着,就是皇帝想置张廷玉于死地。
虽然逃过死,但既经抄家,张廷玉名誉也就彻底扫地。皇帝命张廷玉交代与朱荃这样卑污小人“公然与为姻亲,是诚何心”?除服罪,他更复何说?于是他上奏皇帝说:“臣负罪滋深,天褫其魄,行事颠倒。自与朱荃结亲以至今日,如在梦昧之中,并无知觉。今伏读上谕,如梦方醒,恐惧惊惶,愧悔欲死,复有何言?乞将臣严加治罪。”
皇帝把张廷玉奏折交给大臣们公议。大臣们致认为,张廷玉犯如此严重错误,自然应该“革去职衔,交刑部定议,以为负恩玩法者戒”!
皇帝毕竟是“宽仁之主”,发布上谕,宽免张廷玉“罪过”,但免不借题发挥,对张廷玉又痛斥顿:张廷玉身负三朝重恩,遭遇之盛,罕有伦比,而且得到配享太庙之荣誉,应该何如感激报效。即使年纪衰惫,也应该依恋阙廷,鞠躬尽瘁,不忍言去。不料他平时则容默保位,及其年老,不能再营私,就再要求归荣乡里。对于君臣大义,并不在心上。以如此存心,不惟得罪于朕,并得罪于皇考。所以天地鬼神,显夺其魄,让他生居心行事,至此尽行败露。张廷玉罪过实属重大,即使罢他官爵,加以严谴,也不为过。至于他党援门生,及与吕留良案内之朱荃联为儿女姻亲之罪,在他反倒是小过。不过既经罚款,并且令人追缴赏赐给他诸物件,已足以表示惩罚。如果如大臣们所议,将他革职治罪,并不同意。在张廷玉忍于负朕,自所应得,而朕心仍有所不忍,着从宽免其革职治罪,以示朕始终矜宥之意。
经过这场问罪,张党完全被击垮。张廷玉名誉丧尽,门生故吏各寻出路,如树倒猢狲散,连吴士功这样死党也去投奔史贻直。乾隆打击朋党,终于以全胜结局。
修炼辈子臣术,最后还是败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