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做法确实极为笨拙,因为修墙挖壕是极为费工费力事。这样,湘军就从支军队变成“民工建筑队”,行起军来如同蜗牛爬行般,每天行程不过三十里。
湘军为什这样做呢?因为刚刚成军出战时候,湘军没有经验,营地扎得不牢,在岳州湘军营盘曾受到太平军突然袭击,遭受严重损失。所以曾国藩总结经验,提出应对之策就是“扎硬寨”“站墙子”。
咸丰九年(1859),李鸿章刚到曾国藩大营,跑到前线学习军事技
同撤走。(29)打仗时候,经常把大量流民驱上前线以壮声势,刚刚和他们交手人,很容易被他们阵势吓倒。后来曾国藩弟弟曾国葆之所以在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失利,就是因此。
与此贼战有两难御者:则以多人张虚声,红衣黄旗漫山弥谷,动辄二万三四万不等,季洪岳州之败,梧冈樟树之挫,皆为人多所震眩也;则以久战伺暇隙,进则彼退,退则彼又进,顽钝诡诈,揉来揉去,若生手遇之,或有破绽可伺,则彼必乘隙而入,次青在抚州诸战是也。二者皆难于拒御。(30)
那,曾国藩以什战法对付太平军呢?
笨人曾国藩战术方法就是六个字,叫作“结硬寨、打呆仗”,或者叫“打死仗”。曾国藩后来自己总结说:“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奇谋,施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31)
这种打仗风格,用个字总结,就是“笨”。
怎个笨法呢?们先来看这个“结硬寨”。
湘军行军打仗,有个最大特点,就是最重视扎营,在扎营上花时间和精力特别多。
湘军行军,是半天行军,半天扎营。“以昼四十六刻率之,行十六刻而三十里,其十六刻以筑营垒,余十二刻而后昏暮,则神暇形壮,可以待敌。故百里而趋利者蹶,此军家之大忌也。”(32)湘军行军作息表,是每天要花四小时行军,走三十里。然后就不走,干什呢?再花四小时挖沟修墙。
每天扎下营盘之后,不管军队多劳累,都必须首先环绕营地挖出两道深沟,沿着沟再筑起两道高墙,把自己保护起来。壕沟宽度、深度和营墙高度、厚度都有明确要求:“作壕之法,外内重设,外壕广六尺,深八尺,内壕半之。”就是说,外面条壕沟宽要达两米,深要近三米。里面条,尺寸减半。“作墙如城,其高七尺,其厚六尺,子墙半之。”营墙也是两层,外面层,高两米多,宽两米;里面道尺寸减半。(33)
修好之后,晚上再把军队分为三班,两班睡觉,班轮流站岗。这叫“站墙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