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起初挺忌讳这事儿,不愿意被人看成没文化,所以不说,但晚
刹时间,许老师文思泉涌。
没写过小品,索性按剧本形式写,删删改改,增添不少原创内容,也更符合时代特征。
刚好给《便衣警察》演,胡亚杰、伍玉娟、申君宜。
完成这个,赵老师就好办,《英雄母亲天》!
当然也得修改贴合年代,尤其那个儿子身份,定要改成警察。
刚有点思路,灯忽然灭,估摸是临时停电,遂点蜡烛。
他手里捧着厚厚摞资料,都是文艺部采集来真实案例,页页翻,连连惊叹,要不怎说艺术源自生活呢?
像他开玩笑讲,儿子在边防,老母亲思念成疾;媳妇儿马上要生,丈夫在外面执行任务……还真有!
“咦?这个不错!”
许非忽地眼睛亮,发现篇挺有意思报道。说个警察小伙子,亲戚给介绍个对象,相两次都没相成,次是替照看妻子同事加班,次是突然有任务。
定三个节目。
单田芳讲评书小段,赵妈个小品,《便衣警察》主演个小品。
他本想找本山大叔过来,想想放弃。
本山大叔这会还是个民间艺人,好像在什县剧团。《摔三弦》应该有,装盲人装贼像。
京台春晚毕竟不是央视春晚,包笼性不强,像杨立萍、腾大爷、赵老师,好歹都是在京城混,单田芳那是全国闻名。
“……”
而许非写着写着,冷不丁想起件事来——赵老师不识字!
老太太生在旧社会,自幼在戏班里,没念过书,学戏文都是口口相传。
演车迟国国王赵玉秀,在《西游记》再聚首时说过:都是自己句句念,然后她句句背,但等到镜头前,过戏,分毫不差。
后来老太太成名,就雇个保姆给自己念台词。
第三次时,小伙子又迟到,因为路上顺手抓个小偷。
最后成没成他不知道,但这事例非常棒,而且他想起后世有个小品,“不下岗谁下岗”那位演。
讲个疏于照顾家庭警察,不得已带着个小偷,去跟妻子谈判……
完全可以改良啊!
就按照事例来,相亲相到第三次小伙子,路上抓个小偷,眼瞅着时间要到,只能带着小偷去见相亲对象。
本山大叔呢,个东北县市级民间艺人,连铁岭这大城市都没冲出去,他咔嚓就来个邀请,来参加京台春晚吧。
WHY?
要是参加辽台春晚还说得过去。
更主要是,他不确定这阶段本山大叔,能否被京城观众喜欢……
天蒙蒙黑时候,许非进到书房,开始构思小品编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