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众*员路走来不容易,已经到今天这步,陈恪也不想和他们闹僵。不过他也意识到自己欠妥……给民夫们工钱,依然闹得沸沸扬扬,连苏轼、欧阳修都写信来,责怪他不给同僚面子。当时尚且有‘重
嘉佑三年四月,红水河期工程完工,五艘二百料平底漕船即刻从东川码头下放,路顺流而下,五日后抵达蜈蚣滩,靠岸卸船装车,由旱路运抵百里外清风渡,在那里,有两艘五百料漕船等候多时,将货物装船后,路顺风顺水,只需四日即抵达广西梧州。
因为从梧州到钦州之间,尚有段六里长运河正在进行拓宽加深,以适应大船同行,所以暂时还需要再次陆地转运,沿着驿道通过天门关,抵达钦州城下。在钦州港装上万料海船之后,即可从海上发运全国各路。
尽管目前还需要两次水陆联运,但走完全程也只用二十七天,哪怕返航时逆流而上,也不过四十八天而已,已经将耗时缩短数倍。
而且工程还未完成,按计划,明年第二期,将贯通全线航路。后年以及未来每年枯水季,都会对航道进行深化整修,除维护现有航运能力外,还重在加强船只通过能力,使更大船只,更安全顺畅通过水道。
当然,哪怕明年第二期,动用民夫数,也不会超过两万人,后年开始,更会降到万人以下,再不会有今年这样浩大工程。
※※※
红水河工程以其立项之大胆、耗时之短、修筑之成功,未来之巨大作用,被后世反复称颂。但历史往往会遗忘,为在崇山峻岭间贯通这条黄金水道,有七百三十名民夫,以及七名*员,献出他们生命,或者重伤失去劳动能力。
也许朝廷和官家看来,在瘴气密布大理,修建这样个充满危险工程,死上千把人是再正常不过。陈恪却感到深深自责,要不是自己催那紧,应该会少死很多人。
为告慰亡者,也为让自己安心,他提议三件事,,将所有遇难民夫遗骸遗物,送回他们家乡。二,遇难或残疾抚恤金,以六十减去其遇难或残疾时年龄,乘以广西湖南男性平均年收入——五十贯支付。三,在红水河工程起点和终点处,各立座丰碑,以纪念这些奉献出生命和切民夫。
让他预料不及是,他三道命令,竟然遭到致反对。对于第道,经办*员认为工作量太大,要求按照惯例,将人就地掩埋,只移文当地官府,命其代为知会声即可。第二道,仅这项便会再耗去百万贯,第三道,给殉职七名*员立碑,他们没有意见,但给那些民夫立碑,不仅毫无必要,而且有邀买人心之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