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赶紧起身,屏息凝神,穿过层层帷幔,到御堂门口,便见位穿蓝色纱袍、碧玉簪发、眉目和气、面带病容中年人,坐在胡床上朝他们微笑。
“孩儿拜见叔父……”赵宗绩马上深深作揖。
“草民拜见圣人。”陈恪也赶紧马上深深作揖……来路上,他已经
番争论,但要选最寒酸话,就毫无争议,非北宋汴京赵家皇宫莫属。其前身乃唐宣武军节度使衙署,后梁改此衙署为建昌宫,拉开此地为皇宫历史。
之后又经历后晋、后周,才轮到本朝入主。建隆三年,稳定政权赵匡胤,终于征发工匠,命人按照唐代洛阳宫殿制度来营建。但由于周围居民拒绝搬迁,宋朝皇帝也不知道强拆为何物,最后只得将皇城和宫城合而为,把部分中央官署设在皇宫内前部,而把皇帝居住寝宫和后妃宫及些宫廷设施放在皇宫后部,中间以条东西横街相隔。
如果画成俯瞰图,你会发现,别朝代皇宫,都有严格中轴线,讲究对称、法度严谨,只有宋朝皇宫,固然每部分都讲究法度,但整体像搭积木似堆在起,只求功能齐全,其它就顾不上……
当然所谓‘寒酸’,也是因为放在历史长河中纵向比较,单单在这个年代,大宋皇宫还是世界上最富丽堂皇建筑群。每个初次站在宣德门下子民,都会深深震撼于其高大雄伟。
但不包括陈恪,因为宣德门形制与后世故宫午门相同,而且还小号。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对参观过北京故宫人来说,很难再有座宫殿,能让他大惊小怪。
进宣德门,座坐落在三层丹陛之上宏伟宫殿扑面而来,这是大庆殿,相当于后世太和殿。这让陈恪感觉不太习惯,因为在太和殿与午门之间,还有个太和门,南北两个开阔大广场,尽显泱泱皇家气象。
但这宋朝皇宫,进宫门就是正殿,只有殿前三层平台作为缓冲,比紫禁城不知寒碜多少。看来那不与民争地传闻是真……这让陈恪对宋朝官家,终于多丝好感。
“这边走。”赵宗绩示意陈恪右拐,沿着北廊向东走,进左长庆门,北行里左右,过左银台门,上分隔内外宫东西大街。在这条御廊上,又行里左右,到垂拱殿门前,赵宗绩才说声:“到。”
领着陈恪进垂拱殿,赵宗绩让太监进去通禀。等候时候,有小太监请两人到耳房烤火,又端来姜汤,还拿来两双干净鞋履……虽然打着伞,但这路走来,两人身上还是湿漉漉,尤其是脚上鞋,已经完全完全湿透。
待两人摆弄停当,内侍也来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