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流转北斗已淡,周遭万籁俱寂,萤火明灭,已经是深夜。
“柱乾兄,你太理想主义。”听何心隐震耳狂言,张居正大摇其头道:“俗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你熟读史书,部二十史,有农民起义成功,有军阀顺利做大,有武将篡朝成功。可有过文士造反成功例子?”
“太岳,你这是典型诡辩。”何心隐哈哈大笑道:“正确说法是,从来没有过文士造反。和从没有过文士造反成功,能样?之前文士不造反,有两个原因,是皇帝需要他们治理国家,这就给他们分享黎民膏血机会。二是没那个能力,依附于皇权存在臣权,再大也只是气泡,皇帝戳就破,有什资格谈造反?”
“难道朝还不够礼遇读书人?”张居正沉声道:“虽然有廷杖之类恶行,但对读书人可谓优容之致。入学校,穿上宽袖皂边五色绢布襕衫,就等于跳龙门。哪怕辈子考不上举人进士,但只要占着生员名额,照样优免课赋,享受朝廷配给廪膳!更不要说当上官以后,便能终身享受朝廷奉养,国家仁至义尽如此,士人肝脑涂地还来不及,又怎会造反呢?”顿下,语重心长道:“柱乾兄,不要看到大臣以上疏骂皇帝为荣,就以为天下人真不想要皇帝!”
“你这还是诡辩。”何心隐言语犀利如刀道:“你所说是体制下读书人,那只是全天下读书人中,极小部分。就拿你说官学而论,个府,才几十个食廪名额,能挤进去不是官宦儿郎,就是豪绅子弟。寻常人家儿郎,想都不要去想。但现在东南各省普遍富裕,谁家不想让儿郎读书明理?官学挤不进去,所以才有上千所私学兴起。叔大,你能说,私学读书人,就不是读书人?”
“……”张居正无言以对。
“大明操蛋规矩,只有官学生员,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这就等于关上民间办学之门,所以在正德以前,几乎没有私人所建书院。”何心隐接着道:“但为何嘉靖以后,私学却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呢?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给人们选择机会,当官不再是人生成功唯途径。当人们进入书院学习,不再以科举侥幸为目时,他们便不再是皇权奴隶。他们有独立思想,他们有逃脱樊笼要求。他们不需要畏惧皇帝雷霆,因为他们沾不着皇帝雨露,他们所需要,是财产安全,是平等地位,是身心自由,这些东西,皇帝不给,们就要自己去争取!”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张居正闷哼声。
“叔大,你看这石鼓书院内外,聚集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