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失鹿,天下共逐之。
张璪心跳得有些急。
说起资格,他这位翰林学士承旨,也同样只要步,便能晋身两府。
……
“大势将定?”苏颂问着韩冈,“不知玉昆此话怎讲?”
翰林学士满额是六人,但加知制诰就没有那多。眼下玉堂员额未满,能书诏更是只有三人,张璪、蒲宗孟和孙洙,三人全都被招进福宁殿中。
张璪眼下已是翰林学士承旨,作为玉堂第人,比当值蒲宗孟还要靠前。
大拜除时,草诏往往五六封,甚至过十封,人很难完成这大工作量。般都会召集两名翰林学士同上殿,即所谓双宣学士——冬至那个晚上,张璪因形势所迫,人独力写七份诏书,则是个不折不扣特例。
不过三位翰林学士接收天子第份谕旨,并不是“拜”,而是“罢”。
去声二十二祃——罢。
韩冈回头对黄裳笑道:“看来确是大拜除!”他将重音落在“大”字上。
得韩冈提醒,黄裳模模糊糊地有点想法,但还是有几分不解,正想细问,却见韩冈站起身。
从身后门外传来苏颂声音,“玉昆,还在衙中啊。”
黄裳连忙起身回头,只见苏颂正跨步进厅,这也是听到学士院锁院消息。
“玉昆,你觉得如何?”挥退厅中没眼色几个小吏,苏颂甫坐下来便问道。
韩冈冲苏颂笑笑:“小弟不信子容兄看不出来?”
苏颂不置可否,又反问回去:“玉昆觉得会是什样大势?”
韩冈简简单单地回道:“天子觉得能安心大势。”
苏颂突然凝神专注地看韩冈好阵,方才再开口
下平七阳——王。
上平八齐——珪。
罢王珪。
拜相序幕,却是以罢相拉开,张璪边让蒲宗孟书诏,边揣度着赵顼究竟对王珪有多恼火。冬至夜他同样在此殿中,亲眼见证王珪几乎是将天子皇后和太子家推进深渊。
之前留王珪是形势使然,可惜在司马光和御史们折腾下,天子计算成无用功。现在不用再保他,当初愤怒也就如同池底淤泥,并翻上来。
韩冈想想,抬眼道:“……大势将定。”
……
拜除宰相照规矩是天子御内东门小殿,然后学士院锁院。当这两件事同时出现,皇城内外所有人耳目都会扩张到最大。
只是现在以赵顼病情,不可能去内东门。让皇后代行也是个选择——毕竟已经是垂帘听政——但赵顼担心皇后不能将自己心意表达明白,她实在是太缺乏经验。
所有仍在翰林学士院中翰林学士,便因为这个缘故被招到福宁殿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