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里就是后世南水北调通路,应该是中线。丹江口水库名气老大,韩冈还是有些印象。他记得南水北调中线可以自流到北京,应该就是靠丹江口水库大坝来提升水位。
眼下当然不会有丹江口水库,所以两次开通,两次失败。第次被,bao雨冲毁渠首石堰。第二次确打通,但水位太浅,无法行舟。
只要方城山这段漕渠能开通,就可以走水路从邕州直达开封,只需要中间换几次船——现在其实也可以,不过那是要绕道扬子江,入汴河,多几千里出去——而更重要就是方才陈震所说,开封沟通南方命脉就不会只有汴河条。
但方城垭口,看似平缓低矮,偏偏实际上就是高那截出来,使得水道难以通畅。不过以韩冈看来,跨越方城山这段漕渠并不是不能使用。
渠道中水位低浅,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将河底掘深,再使用堰坝和船闸——此时叫做斗门——调节水位就可以。调节水位设施,汴河上就有,而灵渠中三十六道斗门,从秦朝直用到现在。
于京师。如果漕渠打通,就能从京城乘船南行,直入桂州。”
“可惜就是地势差截。第次开凿,很快就被山洪冲毁。第二次开凿虽然成功,但用十余万军民所打通渠道,最后水深就只有尺不到,”陈震指着下面河渠,“许多地方只能没脚,勉强让空船走。”
“襄汉漕渠虽然两次都没能成功,但不是还成段?”李复说着,虽然他也不认识眼前沟壑,但他对于国中水利河渠,照样有着深入解,“沟通江陵汉江漕渠可是凿通。从襄州自汉江南下,不用直走到鄂州【武汉】,直接可以通过江汉漕渠转入江陵,少走上千里水路。”
“水道不通,怎说都没用。”马竺叹口气,打算息事宁人,“可惜。”
陈震突然笑道:“小弟对于此处地理不明,不敢妄言。不过如果仅仅是水势低浅,到有些变通办法。”
但正如周毖说
“有什办法?”几人起追问。
“用斗门!汴河之上,可就是用斗门来调节水势,并放水淤田。”
“若是能用早就用。”周毖摇着头,“斗门确能调节水深,但汴河本来就有活水,眼前这条襄汉漕渠,渠中之水只能没脚,斗门根本没用。”
四名同窗隐隐地在较量着自己学识,韩冈倒是乐见其成,良性竞争是好事。而且等他们到任上,自然而然会各自分工。自己这边也会将他们情绪控制住。
他也跟着看看眼前这条河沟。当日南下时候,他也跟章惇也聊起过有关这条废弃运河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