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他煽动幕僚们来动摇自己决策,曾国藩火,气得吊起三角眼,厉
恭亲王年纪不大,却极有办事才能,向对洋人礼之甚恭。依门生之见,洋人在恭王那里可以得到所要切,京师再不会出现大变乱。”
“少荃,你说固然有道理,但北援事关君臣大义、将帅职责。君父有难,臣子岂能袖手旁观?洋人即使不再北进步,湘勇将士也应该受命入京呀!”毕竟老师尊严要保持,曾国藩不能再以刚才口气问李鸿章。明明是希望学生提出个两全其美办法来,老师却以教训口吻说话。李鸿章对老师性格是熟悉,忙答道:“恩师教导是,救君父之难是臣子义不容辞职责。恩师与胡中函,位居督抚,理应亲带湘勇前往,鲍超乃战将,非面之才,且受胜保指挥,亦恐二人难以协调。依门生之见,恩师可据此再作奏折,请皇上于曾、胡二人中指定人,统兵北上,护卫京畿。圣旨下达之时,立即发兵。”说到这里,李鸿章压低声音,“从祁门到京师,奏折最快要走半个月,有半个月时间,恭亲王早已和洋人达成协议。到那时,北援勤王事,已是过丘之水。”
机灵鬼!曾国藩情不自禁地在心里说着,他对李鸿章这个“按兵请旨”计策妙处已完全明白,个困惑他七八天难题终于解开。曾国藩阵轻松,笑着说:“少荃,那就麻烦你拟个折子吧!”
奏折拜发后第二天,丢失徽州府皖南道员李元度,蔫头搭脑地来到祁门。当他得知祁门刚刚度过危难之后,心中万分内疚。他想向曾国藩负荆请罪,又怕昔日同窗不容他,便托李鸿章去试探下。果然不出所料,曾国藩听便火冒三丈,大声地对李鸿章说:“他还有脸见,都没有脸见他!你问问他,还记不记得自己亲手立下军令状?”
李鸿章见老师正在盛怒之时,不便多说,只得轻轻退出。
刚走到门槛边,曾国藩又叫住:“少荃,你赶快替拟个折子,参劾李元度。”
李鸿章吃惊,唯唯诺诺地答应两句,赶紧退出来。
身材瘦小、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号称“神对李”皖南道台,是个人缘极好人,众幕僚纷纷为他鸣不平。李鸿章因为有昨天大功劳,自觉在众人眼中地位大为提高,便俨然以首领口气说:“们起到曾大人那里去,替李观察说说情吧!”
大家都赞同。
当群幕僚出现在房门口时,曾国藩不知出何事。李鸿章从队伍中走出,向曾国藩打躬,说:“大家都说李次青丢失徽州府情有可原,这次就宽恕他,给他个带罪立功机会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