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共学,切磋激励,好事!”
嬴异人大是欢欣,从此与蒙武又开始亲如兄弟般快乐日子。蒙骜将军虑及自己常在军旅,便请族中个曾经修学稷下学宫饱学老士长住府中,做两人业师。这位老士非但文武两学精通秦筝,更有种自由奔放稷下学风,实在是难得良师。便是在业师督责之下,异人与蒙武开始重修天下学问成人治学:诸子百家涉猎,关键却只在两学,蒙武主修兵家,异人主修法家,共同兼修筝乐之学。
每日晨课,都是各自正式课业。到午后,老师便带着两个弟子出咸阳,或到北阪苍苍松林,或到渭水泛舟清流。选得处清幽之地,老师讲得半个时辰乐书乐理,便让两名弟子弹筝竞奏,然后逐评点。每到春日踏青,老师便会停主课,带两人走遍关中村社,听农夫士子田间放歌,听牧童少女春日吟唱,遇动听歌谣便弹筝相和,记谱保存。堪堪五个年头,嬴异人几乎学会所有秦风歌谣。更有回味处,便是他与蒙武每春归来,必要商讨给那些没有歌词“野曲”写辞儿,辞写完,两人便你弹唱弹你唱不亦乐乎……
不料,快乐少年生活却突然中断。那年,风闻韩国要将韩上党拱手让给赵国,进而三晋结盟对抗秦国。压力之下,主司邦交纵横丞相范雎主张:先行结好赵国,进而威逼韩魏,最终拆散这场对秦国极为不利上党交易。秘密特使几番斡旋,赵国却指斥秦国反复无常,提出若能单方(不互换)派出位王子入赵做人质,方可结盟修好。秦昭王思忖再三,咬牙竟答应下来。战国人质有公认传统,不是在位国君儿子,便必须是太子儿子,大国索要人质尤其如此。其时秦昭王几个老儿子都已经四十出头,各据实职,不宜也不想做人质,便异口同声地推举已经做太子安国君遴选驻赵人质。安国君无奈,便在庶子中选定嬴异人。
消息传出,十六岁嬴异人顿时懵,与蒙武竟是抱头痛哭。
那年秋天,嬴异人“质使”车马离开咸阳。蒙武在十里郊亭为他隆重饯行。席间,蒙武郑重地将副秦筝赠给异人。蒙武说,这副秦筝是蒙氏祖传宝器,南山古松精制,筝板专门嵌进自己祝词与异人名号,望上天护佑异人抱筝而归。异人大是感奋,亲自弹起秦筝,与蒙武起唱那首荡气回肠《北阪有桑》……
谁也不能预料是,嬴异人入赵两年之后,秦赵两国便开始上党对峙,成势不两立死敌。从此,异人与咸阳官方来往切断,便象断线纸鹞般飘摇在赵国风雨之中。长平大战后,秦赵仇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