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生与他家渊源深厚,元娘从前只是小女儿心性,对那桩婚事有所介怀,如今历遍风波,也该放开怀抱。
他凑在床边喁喁低言,与王妃陈说利弊。桓元娘稳重地应道:“殿下之意,臣妾岂有不明白道理?其实家兄之前已来劝过……也明白宋先生于王爷是良臣益友,不该因自己点小心思便迁怒于人。连累得王爷搬出宫禁,被陛下疏远,宋大人却能为王爷赢回圣心……”
不,不是。他并非只为宋大人有贤才,才与他交好,更多是为他与舅兄之间有龙阳之情、夫妻之义……
他握住元娘手说道:“你不必想这些,也不曾想过用宋先生所进嘉禾、化肥之类争胜邀宠。”他顿顿,又说:“虽为长子,却只是妃嫔所出,如今父皇要迎立新后,再生嫡子,自然要安心做个臣子。”
他们身在藩地,辈子能见着亲戚也就是桓家兄长和嫂……,亲情难得,往后何不好好经营呢?王妃在府中不知外头事
天子交托重任,周王自然要担当,也果然能担当。他扶着父皇喝口水,定定神,温和而坚定地应道:“父皇放心,儿臣必定竭力而为。且此事也不光有儿臣和朝中诸大臣用心,宋知府也早办学校教授他所知所学……”
宋大人当初才建好工业园,就建汉中府职业技术专修学院,如今已招学生在学,朝廷遴选出贤材,到那里书院、实习工坊都是现成。
只要人过去,立刻就能学起来。只要这些人肯用心,必定能学得宋先生全副本事,报效朝廷。
天子讶然道:“他竟这早就准备将此种祥瑞之法授与普通学子,不愧是今科魁首,有大儒心性。”
不过臣子做事周全是理所应当,自家儿子有担当、能任事,才是最值得夸奖。周王当初能容宋时在汉中收容流民,更肯为几个逃人清查边军强征民壮之事,上书请改军屯为商屯……这样胸襟气度,任事之能,方不愧是他儿子。
可儿,可儿。
天子抚着周王背说:“父皇信你。回去与你妻儿道别,回汉中早做准备,这场廷推要不十天半月也该有结果。你不必担心妻儿,有你母妃在,自然替你拂照她们。”
周王领旨谢恩,往后宫再拜母妃,回去又与王妃道别。
王妃才出月子不久,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周王不忍让她久坐,便叫她在床上倚着,自家坐在床边,与她说要回汉中之事:“而今贤哥儿年纪还小,你身体也未恢复完全,不方便搬动,待过两年哥儿大些,便将你们母子接到汉中,咱们家子团聚。”
到时候有现成宋三元给孩子当老师,岂不更胜于上书房翰林先生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