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年长作揖正色道:
“因为大将军说过,下吏,是你用来正身形纠错厄镜子啊!”
……
“大将军还记得孝武晚年,天下几乎陷于土崩情形?”
杜延年说起让从那个时代过来人,都心有余悸往事。
大地震,连年不丰收,流民未尽返乡迁徙,这时候逼迫他们服役参军,不知会造成多少惨绝人寰事来。
此时不昭示俭约宽和,顺天心,悦民意也就罢,为大将军夙愿,为解决匈奴,裤腰带稍微紧紧可以。但忽然提前到下半年出兵,实在是太刁难统筹粮秣官吏,更为难天下百姓。
“如今边塞所设仓禀武库未丰,粮秣不足,必须等次秋收方能足够大军年之用!”
此外,曾担任过太仆杜延年深知,上次战争造成各地苑战马损失尚未恢复,此时出战,泰半士卒都没有马匹,得在茫茫草原上步行前进。
因此,明年春天才是进攻最好时机,那时匈奴马匹刚刚过完冬,青草未长成,处于最羸弱时候。但今年下半年正是秋天,匈奴草深马肥之际,机动能力更强。于步卒较多汉军不利。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也。这是孝武时文学侍臣徐乐所奏之疏。
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胜吴广之徒,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然而起于穷巷,偏袒大呼,而天下景从,为什会这样,因为由民困而秦王不恤,下怨而上不知,旦出现土崩,那就是摧枯拉朽,根本没救。
诸如吴楚七国叛乱,不过是“瓦解”之势,看似声势浩大,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然而却不足为患,因为诸侯们无法鼓动文景时安土乐俗之民众,没有他们响应,野心家是成不事。
而孝武晚年,和秦末很像,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而加上永不停息战争,天下几有板荡之势。关东流民二百万,地方上举旗造反者不计其数,甚至有县吏谋反,之所以有亡秦之患而无亡秦之祸,全靠孝武晚年轮台诏急刹车,和霍光之后执政。
“大将军还记得,下吏与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大将军,能等得到明年春暖花开?
霍光不快,也未斥责杜延年,只是起身更衣。
但杜延年紧随其后,却跟过来,看样子是要追着进谏。
霍光当然没有汉武帝那种踞厕见人坏习惯,只让院子里其他人出去,二人竟就站在有些味儿厕外说起话。
霍光贯对杜延年敬而爱之,此刻竟破天荒地斥责起他来:“幼公莫非是反对惯,事事皆要与为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