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今天研究者可能会认为李广利能力也没有那不堪。后世经验表明,中原王朝力量向西推进极限,就是帕米尔高原东麓,李广利征大宛超出这个极限。和匈奴作战,此时局势也和卫青、霍去病时代完全不同。
这个时代,汉朝战略优势,对匈奴人来说是无解,所以匈奴再怎打胜仗,都还是在寻求与汉朝和谈;但匈奴战术优势对汉朝来说也几乎是无解:征大宛之后,汉朝战马紧缺问题不是缓解而是极大加剧,匈奴人机动优势变得更大,所以面对出征汉军,只需要躲避、窥探、跟踪……等到你不得不撤退,已经临近家门也是最精疲力竭时候,突然发动致命击。
所以
是迅速修复关系。
李广堂弟李蔡,是因为跟着卫青打仗,才拿到侯爵;甚至李敢本人能够“赐爵关内侯”,也是在霍去病麾下。然后李敢女儿成卫太子宠爱女人,李敢儿子李禹也是卫太子宠信部下。
这些人算个政治集团吗?汉武帝在,太子地位不动摇,就不算是,因为他们之间关系也错综复杂矛盾重重;但如果汉武帝换太子,他们就是,因为新太子要有新班底,他们就要给人家腾位子。就像当年,萧何、曹参之间矛盾曾经很大,但旦刘邦想废掉汉惠帝改立赵王刘如意,他们就又是在同条战壕里老兄弟。
以下当然是假设:
元封(前110年-前105年)间某年,李夫人去世,从此以个最美丽形象定格于汉武帝心中。汉武帝心中,李夫人才是皇后,他于是想改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
汉武帝此时五十岁上下,精力或许已经不如当年,但无疑更加深谋远虑手腕老辣。这重大事情,他不会急于表态,甚至于想法都不会流露出来多少。那会直接导致原来军政体系失灵,无论如何是不值得。
太初元年(前104年),李广利被任命为贰师将军,指挥场耗时四年,使得全国上下都超负荷运转战争。
当然,战争是本来就要打,但由李广利来指挥,说是“欲侯宠姬李氏”,还是说得轻。只是想让李广利封侯,让他和赵破奴这样将军合作,打场类似征楼兰这样轻松战争,封侯理由就足够。
李广利指挥部里,赵始成、李哆、上官桀这些人来历虽然不很清楚,但反正就是没有卫青、霍去病麾下老将。
汉武帝在想培养个由李广利主导,和卫青、霍去病无关新军功集体。这样将来即使换太子,也不会引起太大震动。但李广利实在太不争气,征大宛是得不偿失惨胜,打匈奴是次又次惨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