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曹操诗歌为们展示鲜明抒情主人公形象,其思想风貌、神情语态往往活现毫端。《苦寒行》中诗人在蜿蜒崎岖山道上、在挣扎前进兵马中立马面对巉岩飞雪悲叹形象等,读者都可通过联想和想象清晰地捕捉到。些具体形象描写也随处可见,如《薤露行》《蒿里行》以“沐猴而冠带”写愚不可及权贵,以“踌躇而雁行”写关东“义士”相互观望、迟疑不进,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写人民大量死亡、田园大片荒芜,都颇生动真切,而且涵蕴丰富。《苦寒行》更是通过大量具体可感细节描写来备言冰雪溪谷之苦,读之直觉纸上有阵阵寒风扑面。《却东西门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则大量甚至几乎通篇运用比兴。曹操诗歌喜用成语典实,由于这些成语典实大都包含着生动故事传说,往往能够激起读者想象和回味,有利于深化意境,显豁题意,因此般说来也并不会损害诗形象。
二文章祖师
除诗歌外,曹操还写作大量散文,现存还有百五十多篇。其文苍劲挺拔,独标格,对当时和后世有很大影响,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祖师”(《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散文突出特色是“清峻”。所谓清峻,就是简略严明,指文章篇制精悍短小,议论严密尖锐,文意清楚明白。以建安十九年(214)下《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为例:“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全文仅七十字,涵蕴却很丰富。文章首先亮明观点,说明德行和才能未必能够兼具,然后援引当时尽人皆知极有说服力古例来支持自己观点,最后得出有才能人即使有些短处也不能废置不用结论,敦促有关部门照此办理。观点既鲜明,论证也很严密,虽是给有司下命令,然而抓住关键,分析透辟,言之凿凿,有理有据,令人折服。连用两个反问句,有股凌厉泼辣气势,滔滔雄辩力量,正如陆时雍所说:“其言如摧锋之斧。”(《诗镜总论》)加上语言准确、精炼、明白,于是形成该文清峻风格。
曹操散文,篇幅大都在几十字到百余字之间,二三百字以上只占少数。《让县自明本志令》是最长篇,也不过1080余字。这些文章大都高屋建瓴,笔力囊括,十分讲究炼意炼字。在具体写法上,往往开门见山,入手就果断立论,抓住要核和实质,大刀阔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