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此感到绝望。
20世纪20年代早期,哈佛大学显然笼罩在保守政治氛围之中。奥本海默入学后不久,为限制犹太学生数量,哈佛大学设置限额。(1922年,犹太学生比例已经上升到21%。)1924年,哈佛校报在头版报道,学校前任校长查尔斯·W.艾略特公开宣称越来越多“犹太种族”与基督徒通婚是“令人遗憾”事情。他说,这样婚姻几乎没有什好结果,因为生物学家已经证实犹太人有“遗传优势”,这种婚姻所生孩子“看起来只像犹太人”。而当哈佛大学接收些黑人学生时,A.劳伦斯·洛厄尔校长坚决反对他们和白人学生同住在新生宿舍。
对于这些问题,奥本海默并非不闻不问。事实上,1922年初秋,他加入学生自由社团,该社团成立于3年前,这是个学生讨论政治和时事论坛。在成立初期,该社团就吸引大量听众,演讲者包括自由派记者林肯·斯蒂芬斯、美国劳工联合会塞缪尔·龚帕斯和和平主义者A.J.马斯特。1923年3月,这个社团正式对哈佛大学歧视性招生政策提出抗议。虽然该社团以观点激进著称,但是奥本海默对此并不以为然,他还写信给史密斯说:“这个自由社团愚蠢固执又华而不实。”这是他第次接触政治组织,他在这里觉得自己“如离水之鱼”。然而,有天,当奥本海默在温斯罗普街66号社团办公室吃午餐时,他被介绍给个叫约翰·埃兹尔大四学生,埃兹尔很快说服奥本海默帮忙编辑份新学生杂志。因为懂希腊语,奥本海默说服埃兹尔将其命名为“牛虻”,并在封面引用段希腊文,在这段引文中苏格拉底被比作雅典人牛虻。《牛虻》第期出版于1922年12月,在刊头上奥本海默被列为副主编。他记得写过几篇没有署名文章,但《牛虻》并没有成为校园里常规刊物,它只出版四期。然而,奥本海默和埃兹尔却因此建立友谊。
到大结束时,奥本海默认定他选择化学专业是个错误。他说:“不记得是怎发现化学里那些让着迷东西其实和物理学联系紧密。比如学物理化学时候,遇到热力学和统计力学
展现荒芜存在主义产生共鸣。他自己诗歌也以悲伤和孤独为主题。他在哈佛大学任职早期,曾写下这样诗句:
破晓向肉身注入欲念,
天光却出卖们,
还有们伤感,
当藏红从天际褪去,
日光又变得荒芜,
当安眠被灼火搅醒,
眼见们又重蹈覆辙,
个个身处个人囚牢,
渴望与人交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