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这个词用在这里,实在是过于轻描淡写。起初,们打算在2021年夏天举办。崔上校和崔太想先回南京办场,因为他们家亲戚密友都在那边——老熊先生和妈觉得,那就索性在南京举行好,因为们有限几位故乡亲友,到南京来也比去北京近得多。除老杨和杨嫂,不打算邀请任何人。为赶上婚礼,老杨带着双胞胎拼死先从厄瓜多尔入境迈阿密,到迈阿密才抢到回国票。当他终于结束入境隔离之后,南京突如其来疫情让这切泡汤。崔上校不得不打出去二十几个电话道歉和解释,酒店倒是全额退款,但是过程极为麻烦。
这样折腾圈之后,大家致决定,只办个最小规模仪式,不用再大张旗鼓,只请几个人在北京最亲密朋友。所以地点定在北京——这样除爸妈,其他人都没有进京健康码问
边时候,地理课代表回复:“余老师两个多月以前去世,肝癌。从确诊到人走,很快,只有四个多月。”
盯着手机发呆,随后,地理课代表发几张葬礼照片给。遗像上面是余老师老去之后样子,其实他不老,直到最后也不过五十六岁,只是已经与记忆完全扯不上关系。有个花篮是代表们班送:“恩师余香橼千古。954班全体同学敬挽”。
地理课代表还在打字:“上周是余老师七七,去家里看师母。你还记不记得他教们那首《回答》?师母说,其实并不是每届学生都上过那节课,只有他比较看重班级,他才会挑时候讲讲现代诗。们那届,是他第次当班主任,所以……”
所以他喜欢们,但是没兴趣让们知道。
只是想告诉余老师,在多年后死亡现场,重逢个同乡。很后悔,那天在超市里,应该多问句,她是哪儿人?意思是,她是来自铁路局大院,还是92厂或者重型机械厂孩子?说不定是们设计院孩子呢?——故乡里,没有土生土长市民,所有年轻人基本就是这几个来历。余老师比谁都清楚这点。
还想告诉余老师,现在有个女儿,她就是那首诗里说未来人,专注凝视着什时候,眼睛就像星星样澄明。
可是此刻,不敢叫醒她。
睡吧蜂蜜,安心睡。等他们把外边地上血迹清洗干净以后,你再醒来。等你醒,那个妈妈买模样木马就到货,它会出现在墙角,切就像没有发生。
在心里遍又遍地重复这几句话,全神贯注,用力得就像是祷告。
和崔莲最终还是办场简单婚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