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韬道:“政事堂若铁心要变法,也得顾忌各地民意。否则变革未推,先起祸患。”
“民意?”游淼问道,“七十万无家可归流民,其中五十万南逃北人,二十万扬州本地佃户,这还不算民意,谁话算民意?”
唐伩冷笑道:“自然是孙参知与游大人最懂民意。”说毕微拱手,竟是不屑与游淼争辩态度。
工部侍郎道:“陛下,此事耗费日久,牵发而动全身,若要推行新法,须得三年之久,远水解不得近火,且时局易动,此刻民生与前线,与中原战绩又息息相关,日瞬变,还望陛下三思,莫轻涉乱局。”
林正韬道:“陛下,此刻应以力求稳定为重。新法牵扯太多,实在不宜在这个时节推行。”
,只怕对老百姓,可不是什心慈手软。”
游淼淡淡道:“各位且看李治烽如何处理就是,自古有言盖棺定论,李将军还未曾为国捐躯呢,现在下结论来评判他,是不是有点言之过早?”
林正韬笑道:“游大人靠得张脸皮与好先生挡奏劾,如今又可大言不惭。”
“陛下。”林正韬上前步,丝毫不让,“李治烽有弹劾在身,却出军平乱,不知这又是什规矩?是陛下钦赐特赦,还是认为刑部、大理寺、扬州府那十二封奏折都是造谣生事?若是特赦虎威将军,须得颁布诏书。若是认为奏疏造谣生事,须得派人排查,抓起造谣者,论罪行刑。此数案还未曾结案,虎威将军又前去出征,未免也太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平奚开口道:“林大人,各地动乱势不容缓,你这时候还要把李治烽关进大牢里先审番?打算审到猴年马月去?聂将军还在守前线,朝中能派谁出征?莫非林大人想亲自去?”
谢徽沉吟半晌,复又开口道:“不如待到明岁开春,再看情况,各位大人意下如何?开春后地要耕作,粮种调拨,这些都需要人。只需假以时日,此事将自行解决。”
游淼眉头深锁,要出言反驳。赵超却以眼神示意游淼,说到这里就可以。
早朝足足论战三个时辰,时已过午,诸臣子都有点经受不住,但游淼缓缓摇头,认为还不行。现在赵超若说句“朕心意已决,
林正韬怒道:“这是兵部事,与御史台何干?兵部无将可派,不思悔过……”
“够!”赵超怒道。
游淼心道看来你们个两个,铁心要跟耗,那大家就都在朝廷上说废话,说到天黑罢。不让步,就谁都别走。
“变法之事。”游淼道,“不知各位大人还有何意见?”
唐伩冷哼声:“想说话,三个月前便说得清清楚楚,如今再说次,无非也就是徒费唇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