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更准确地解释下吗?”
“可以。比如在你童年时,大约四到五岁左右,你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哪两个问题?”蛤蟆狐疑地问。
“第个问题是:’是怎看自己?好吗?’第二个问题是:'是怎看别人?他们好吗?’”
沉默中,蛤蟆思忖着这两个存在主义式问题。终于,他问:“是谁在问?”
都不尽相同,最严重时候,这些人在之后人生里只能经过流血冲突才能达成和解。”
“不明白,们肯定都在生活在同个地球上啊,不可能有那大差异,对不对?”
“其实你知道这是可能,对吗,蛤蟆?比方说吧,拿你童年和巴西贫民窟里长大孩子比。或者更直白点,个同样出生在英国孩子,家境比你要差很多,但被家人更疼爱、更宝贝。”
听苍鹭话,蛤蟆眼里闪着点点泪光。
“这三个孩子会各自形成对世界独特看法,每个人看法都很不样。是不是这样?”
“是生命本身,特别是你体验到生命。”
“那'好'到底怎定义呢?”
“'好’可以指任何种具体好,’不好’可以指任何种具体坏。”
“那,会怎回答呢?也许会用'好'回答个问题,而用'不好'回答另个问题。”
“对,因为你既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就会出现四种组合。把它们写出
“是,懂。比方说,如果们都给自己童年某天拍照话,每个人照片都会非常不同,是吗?”
“是,很不同。不过要记住,们说不只是物理世界,而是你内在、包含着情绪和情感心理世界,那是通过你早年经历而形成。童年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每个孩子对世界独特看法。换句话说,外面世界变成在这里世界。”苍鹭边说,边拍拍胸口位置。“无论你对生活形成怎样态度,从此你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此时,苍鹭直视着蛤蟆,“你决心要改变。”
“噢,得,”蛤蟆说,“整个人生不可能都照着早年经验来吧?是说,那时还那小,人生才刚开始,而之后又发生很多事情,比如后来遭遇让激动又害怕历险,那些事情对也有很深刻影响啊。”
“恐怕没有别办法。每个生命定都得经历开始、中间和结束这三个阶段,而开始阶段会显著地影响后来阶段。因此你对世界看法是在人生最初阶段里形成。”
“还是不太清楚你说'对世界看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