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五角大楼都是蠢货加白痴?他们钱很好坑?”
送走伦霍中校后,杜克也有些抱怨,如果五角大楼真像电影或者前世网络上描绘那
。
其实美军搭台、好莱坞唱戏早已不是什新闻,早在近百年前电影诞生之初,双方就关系密切,只不过当时军方之所以配合剧组,是出于教学目——影片可以当做军校教材。
正基于此,二战时期美国军方才得以直接参与征兵电影制作和宣发,弗兰克·卡普拉等导演就曾拍摄过高水准征兵片,但那和鼓吹越战鹰派影星约翰·韦恩在60年代拍摄《绿色贝蕾帽》替美军歌功颂德样,都属于“非常时期”昙花现。
如今意义上“征兵片”是指反思越战电影偃旗息鼓后,批着力塑造美军正面形象高投入商业片,以80年代风靡时《壮志凌云》为开端,虽然效果不错,但由于广告特征太明显,也曾遭遇过不少非议。
然而,现在和未来,随着电影叙事手法和视觉语言翻新,美国大兵在银幕上形象越来越高大伟岸,美军综合实力也得到愈发淋漓尽致展示,征兵效果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五角大楼开出赞助额度也急剧上涨。
同时,经验丰富编剧更懂得如何不露痕迹将广告元素编织在情节中,从而大大降低观众敏感度,如今《独立日》就像是未来《变形金刚》样,完全具备这些特质,而且按照杜克设想完成影片,就会发现广告意图远没有《壮志凌云》当年那露骨。
从商业角度看,剧组与五角大楼合作是桩只有傻瓜才会拒绝双赢买卖。
自从越战硝烟散尽,美国从义务兵制改为志愿兵制后,军方每年都需耗费巨资拍摄征兵广告,但再好广告也不如制作精良商业大片更有煽动性,而且电影与广告相比优势巨大,其公关宣传成分被掩盖、消解在个完整故事中,让观众在与角色同患难感官轰炸和心理历险中,潜移默化陶醉在其中,同时还避免对广告天然抵触心理。
换成杜克角度,他制作这部“主旋律”战争科幻动作大片,具备智勇双全主人公、激情澎湃情节、波澜壮阔战斗场面等商业特征,产生积极感召力正与征兵广告所需不谋而合,理所当然能获得军方提供道具和技术支持,以更低制作成本换取更高额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杜克本身并不带弱智光环,哪怕化身为前苏联政委,啰里啰嗦说如此大通,伦霍中校也没有给予任何承诺,他本身也没有这个权力,只是保证将杜克意思原版传回五角大楼,也会适当帮剧组争取赞助可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