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天张巨口,口吞尽胡天骄。
平心而论,袁世凯诗很般,没有平仄,也不讲对仗。不过从诗中可以看出,少年袁世凯还是有着鸿鹄之志,也透着股浓烈草莽之气。当然,少年狂妄、蛮横以及志大才疏都无可厚非,重要是有没有在宏大目标之下不断精进,以及用种准备好姿态,等待命运垂青。这时候袁世凯,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朝日会攀上那高位置,也没有想到命运会在茫茫人海中挑中自己,让他生像过山车样大起大落。
1873年7月,袁保庆突感霍乱死于南京。这对年仅十四岁袁世凯来说,无疑晴天霹雳。极度悲伤之下,袁世凯卧床不起竟达五个月。袁保庆丧事由生前好友刘铭传、吴长庆代办。年底,刺骨寒风之中,袁世凯陪伴嗣母牛氏,乘马车扶着灵柩回到项城。安葬袁保庆之后,在郭老太太主持下,袁氏家族又将袁
送出扬州,去南京袁保庆身边……少年袁世凯就这样副阔少和衙内味道,“无厘头”程度,让人匪夷所思。这个时期袁世凯,连后来专门为他当大总统制造舆论,抬轿子吹喇叭《容庵弟子记》书都无法为之掩饰。
alt
袁世凯故居
在南京,袁世凯过上五年相对安定生活。这段时间是从1869年(同治八年)至1873年(同治十二年),也是袁世凯十岁到十四岁时候。此后,袁世凯再没去过江南,即使是在朝鲜后期,朝廷册封他个温处道员职务,袁世凯也未去上任。为让袁世凯好好读书,袁保庆特地聘请江南名儒张曲治给袁世凯授课,并把袁世凯哥哥世敦、世廉从家乡接来同读。但此时袁世凯仍旧喜欢骑马、打拳、饮酒、下棋、赌博;或者,跟帮小兄弟策马登览清凉山、雨花台、莫愁湖等胜景,所到之处片鸡飞狗跳。不过袁世凯这时候已显现出很强组织能力,那帮小弟兄无论长少,都愿意听袁世凯指挥。袁保庆见此状,便有意识地培养袁世凯为人处事上能力,让袁世凯帮他料理些事务,经常提醒袁世凯做人要有大志向、大雄心。在袁保庆言传身教之下,袁世凯这方面倒是有很大提升。与几乎所有传统青年书生样,在南京那段时间,袁世凯也写好几首诗来抒发自己宏大志向,他在七律《雨花台怀古》诗中写道:
今独上雨花台,万古英雄付劫灰;
谓是孙策破刘处,相传梅锅屯兵来。
大江滚滚向东去,寸心郁郁何时开?
只等毛羽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
另外首则是:
眼前龙虎斗不,杀气直上干云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